第B07版:法治文萃

归乡心虽切 抢票陷阱需警惕

本文字数:3668

资料图片

  1月6日起,2019年除夕(2月4日)的火车票正式开售。来自中国铁路总公司的数据显示,2019年春运期间,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41330万人次,同比增加3176万人次,增长8.3%,日均发送1033万人次,再创历年春运新高。加之学生潮与返乡潮叠加,使得今年春运返乡车票比往年更为紧俏。

伴随春运抢票大战进入“白热化”,不少热门线路的火车票都出现开售后“秒光”现象。尽管归家心切,但抢票时也要留神,别掉进“坑”!

坑1:抢票软件隐蔽选项让人多花冤枉钱

不少使用抢票软件购买车票的旅客会发现,自己购买的火车票,实际付费要比官网票价高。这主要是因为旅客在买票时,一些抢票软件出现加速包默认勾选的情况。

虽然默认勾选加速包可以取消,但由于其显示的位置十分隐蔽,旅客一不小心就会忽视,导致不需要加速包服务的人多花了冤枉钱。

坑2:购买加速包≠能买到票

春运火车票难买,不少人寄希望于付费加速包,但结果却发现,加速包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抢到票。

其实,抢票软件的原理是使用企业级带宽或多个账户反复查询余票,利用技术手段代替用户提交订单,其下单速度要高于手动购票,但到底能否买到车票还是要看12306的放票情况,并非拥有优先购票权。

因此“抢票概率”说到底只是个概率而已,购买了加速包未必就能买到票。

坑3:个人信息被泄露

旅客通过抢票软件购票必须提供自己的真实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个人信息,抢票软件平台有义务对其掌握的旅客个人信息严格保密。

即便如此,仍无法排除平台工作人员出于私利,泄露旅客个人信息的情况。一旦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就有可能沦为他人倒票或进行其他违法活动的工具。而且此类个人信息被泄露的情况很难被乘客知晓,具有较大的维权难度。

“默认搭售”套路深

家住新疆乌鲁木齐的甘先生最近用手机APP“高铁管家”购买火车票时发现,从乌鲁木齐至酒泉的票价原本是342.5元,但他在提交订单时却实际支付了362.5元,甘先生仔细查看后发现,在购票时系统默认选择了“黄金版,最高保额80.5万元”的保险套餐,“没有任何提示,就被多收了钱。”甘先生无奈地说,由于着急买票,类似的“捆绑搭售”令人防不胜防。

如今,网上购票、手机支付等快捷服务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然而在便捷购票服务的背后,一些商家却打起了歪主意,利用技术手段玩起各种购票“默认搭售”,消费陷阱层出不穷。

记者体验手机APP“高铁管家”时发现,在购票同时默认购买了一份保险套餐,点击更换套餐类型后,该第三方购票软件搭售的交通险分别为20元、10元、5元三个选项,并在套餐下方标有相应的“出票优先值”,而在“不购买套餐”选项下方则标有“出票较慢,有时排队”字样。

“不仅‘捆绑销售’,退票时还不能退这些费用。”2018年9月,董先生使用该第三方购票软件购买了郑州到成都的火车票,该平台收取了“搭售”服务的费用,但在退票时却发现这些“搭售”服务的费用无法退回,“虽然只有几十元,但这钱花的真冤枉。”董先生投诉时说。

无独有偶,2018年6月,学生邱政渊在某手机APP上通过抢票服务购买从郴州到长沙的高铁票,在没有订购“加速包”的情况下,被自动扣款选购“加速包”的40元,而选择取消时发现无法退还被扣的40元,随后他向投诉平台求助。

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消费者在第三方平台购买火车票遭遇类似“默认搭售”的情形时有发生,消费者普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花了冤枉钱,这些“捆绑销售”主要集中表现在所谓的“极速出票”“抢票套餐”“汽车票优惠券”“酒店优惠券”等服务,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

“捆绑销售”属侵权行为

“此类‘捆绑搭售’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云南省消费者协会维权公益律师张宏雷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关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以及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格式条款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

近年来,媒体先后多次曝光在线旅游企业订票“默认勾选”“捆绑搭售”等行为,一再呼吁加强监管,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中国消费者协会也为此公开约谈在线旅游企业,要求相关企业进行整改。中消协今年发布的年度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中,在线旅游平台就因“捆绑搭售”问题成了消费投诉的重灾区。

一段时间以来,通过消费者投诉和行业整顿,一些第三方购票平台的服务进行了相应调整和完善,比如少数平台将所谓的“优惠服务”列出供消费者自选。然而,仍有部分平台抓住消费者的隐忍心态,进行“捆绑销售”。

“去投诉也很浪费时间,特别麻烦。”甘先生认为,对于“搭售”服务,购票平台应该设置明确的提示,并提供取消默认勾选的选项。“有些人可能不需要这些服务,没注意就直接点了,莫名其妙地多花了钱,并且这些捆绑消费有时翻半天也找不到在哪儿取消。”

记者登录同程艺龙等多个第三方购票平台尝试购票,发现甘先生遇到的火车票“捆绑搭售”和“默认勾选”的情况同样存在。而对于这些服务费用,平台大多没有进行明显的消费提示。

记者随后拨打其中一家平台的客服电话,一位客服表示,购买了“极速出票”“高速出票”等服务的消费者,只能通过拨打客户服务热线,告知订单号才能取消服务。

专家提醒谨防“搭售陷阱”

“在消费者知情并征得其同意的前提下,商家提供附加服务本是便民之举。”张宏雷说,2019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的第十九条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搭售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不得将搭售商品或者服务作为默认同意的选项。

面对花样繁多的“搭售陷阱”,消费者该如何有效防范?云南省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耿春光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应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选择12306网站或12306手机客户端购票,或者选择信誉良好的第三方平台,确认支付订单前应再三核对查看相关购票及服务信息。

耿春光表示,发生类似的消费纠纷后,消费者应积极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包括及时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以及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消费者可以通过投诉平台维权,目前全国的消协组织都可以依托中消协电商消费维权绿色通道(直通车)平台处理相关投诉。”耿春光说,该平台设电商企业(平台)处理投诉链接通道,入驻的电商企业收到平台受理的投诉后,将妥善处理消费者提交的各类投诉。

不妨尝试“候补购票”

今年,需要抢购春运火车票的旅客不妨尝试下铁路部门新上线的“候补购票服务”功能。

2019年春运期间,铁路部门选取部分运力紧张方向列车的长途区段,在12306网站(含手机客户端)上线“候补购票服务”功能。其速度、成功率都将优于抢票软件,且不收取任何额外费用。

每位用户可提交1个候补订单、选择2个相邻的乘车日期、预订3张车票。其中,节前京、沪、宁、杭、粤等地始发,川、渝地区终到,节后川、渝地区始发,京、沪、宁、杭、粤等地终到的所有列车将开通候补购票试点。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同一候补订单(相同的始发、终到地区,车站可有区别)中可选择2个相邻的乘车日期,而每个乘车日期又最多可包含2个不同“车次+席别”的组合需求,因此每名用户最多添加4个候补需求,即为四种不同日期、车次、席位的“购票组合”。

买春运火车票部分列车最高打七折

1月21日,2019年春运大幕即将开启。根据客流情况,铁路部门会临时增开多趟列车运送旅客。根据春运客流特点,节前和节后,这些增开列车满载旅客抵达终点后由于返程旅客少,常常出现“回空”返回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近几年来,铁路部门为鼓励旅客错峰、反向过年推出了回空列车部分席位打折的优惠措施。

以北京为例,目前涉及北京铁路的折扣方案已经出炉,春节前回空方向9趟列车打折,硬座、硬卧、软卧都有涉及,最高可打7折;春节后回空方向3趟列车打折,最高同为7折。

记者注意到,节前回空方向的9趟增开列车分别为成都开往北京站的3278次、重庆北开往北京站的3604次、哈尔滨西开往北京站的K4024次、安庆开往北京西的K4160次、南昌开往北京西的K4208次、成都开往北京西的K4218次、重庆开往北京西的K4302次、汉口开往北京西的T3040次、武昌开往北京西的Z4178次。节后回空方向的3趟列车为北京站开往成都的3277次、北京西开往成都的K4217次、北京西开往重庆的K4301次。

5个捡漏机会别忘记

如果车票开售的第一时间没有抢到票也不要着急,结合历年经验,有5个“捡漏”机会:

1、开售30分钟后,如有旅客未及时付款,车票会重新返回系统发售。

2、开车前15天,是退票高峰期。

3、开车前48小时和24小时,系统会放出部分剩余车票。

4、一般22点到23点是退票高峰。

5、每个停靠车站有一定比例的分配票额,如有未售完的票,开车前一天余票将再次出售。

(本报综合整理  来源:新华社、北京青年报、中国新闻网)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文萃 B07 归乡心虽切 抢票陷阱需警惕 2019-01-11 2 2019年01月1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