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法治社会

来电话推销房屋装潢 牵出侵犯公民信息案

本文字数:1018

  □记者  季张颖  通讯员  嘉剑轩

本报讯  一通来自装饰公司的电话,对方在推销房屋装潢时竟能准备报出相关个人信息,感到事有蹊跷的市民立即报警,竟牵出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近日,经嘉定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嘉定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卿某某因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2017年12月29日,嘉定公安机关接到市民报警电话,称自己接到一家自称为某装饰公司员工的电话,对方在推销房屋装潢工程时能准确说出自己的姓名、手机号、房产地址等个人信息,该市民察觉自身的公民个人信息被侵犯,于是报警。

民警调查后发现,位于嘉定区的一家装饰公司嘉定分公司内有人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嫌疑,并在搜查后发现该公司存储大量公民个人信息。同日,该公司实际负责人卿某某被传唤至派出所,主动交代了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犯罪事实。

经查,2015年8月至2016年4月间,犯罪嫌疑人卿某某在担任某装饰公司上海嘉定分公司负责人期间,通过邮件两次从他人处非法获取多个包含姓名、地址、电话号码、房屋面积、交易金额或签约时间等信息的文件,内含公民个人信息共计2400余条。

承办检察官告诉记者,本案中,涉案信息包含了姓名、电话号码、房屋地址、房屋面积、交易金额或签约时间等内容的公民个人信息,虽然不能够直接体现公民个人的财产状况,但与人身、财产安全密切相关,往往被用于精准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因而可以被认定为相对敏感的交易信息,且数额远远超过入罪的500条。因此,嘉定检察院认为,被告人卿某某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通过电子邮件形式非法获取相对敏感的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2400余条,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经嘉定检察院提起公诉,近日,嘉定法院以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对卿某某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检察官说法:

2009年2月,刑修七新增刑法第253条之一,规定了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达到情节严重,构成犯罪,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正式入刑。但入刑九年来,该罪依然处于高发态势,甚至逐步与电信诈骗、绑架勒索等高危犯罪呈合流态势,社会危害更加严重。公民除了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谨慎提供重要的个人信息外,面对有可能侵犯自己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或者意识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非法获取的时候,千万不能轻视之,应及时报警以免遭受重大损失。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社会 A05 来电话推销房屋装潢 牵出侵犯公民信息案 2019-01-15 2 2019年01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