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
上一次我参加舞台剧目表演,是什么时候?
记忆的飞梭在时光中迅驰而过。一张因灯光昏暗、打印质量差等因素而显得面目狰狞的演出海报浮现。那是大学一年级时,全系选送的狄更斯名著《孤星血泪》,我在其中饰演“爷爷”一角。因为失败的海报不堪示人,被我选择性遗忘。
十多年后,我再度站上了舞台,参加集团“最美报人——今天我来演”活动。
现在看来,领导和同事对于我外形“体格健壮、面容方正”“古典正气”的描述,是多么精准。因为即便十多年前纵横比更显优化的我,不也被安排了“慈祥老爷爷”的角色吗?与之相比,《少年犯》中人民警察一角,岂不是帅气了很多?虽然我至今都觉得,此角色如果由最终出演“混混”的经营部帅哥担纲,或更能彰显人民警察英武挺拔的形象。
除了小时候偷穿父母的军装,就再没正儿八经穿过制服的我,看着团支书从监狱局借来的警服,要说不激动,那是假的。换上这套佩戴“二毛一”警衔的99式作训警服后,我很是得意地展示给同事们看,并自拍给家人。
“像保安”,却是我收获最多的评价。
思前想后,我脑中浮现出平时采访民警所见的“群英像”,灵机一动——尚不是党员的我,干脆向自己的党员媳妇借来了党徽,像模像样地将这枚光荣印记缀在警号上方,再看效果,妥妥说服了大家和自己。
最终的舞台效果,我们很满意。至少在集团众兄弟单位因排演《甲方乙方》《建团伟业》而出现的“清朝衙役”“旧社会警察”等角色中,我这个“人民警察”还是妥妥的“正义担当”。
前两天,关于本次演出的视频、报道发表在了本报微信公众号上。我将其转发到家人群中,有亲戚评价:想起你们表兄妹几个小时候过年排演小品给大家看的场景。
儿时的春节回忆涌现。如今,兄弟姐妹各自成家,有的更定居国外,聚少离多。当年我们排过什么剧目,有什么台词,也都全然忘了。只有这旧时光的回响,让我在年味渐浓的隆冬时节备感温暖。
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每次参加舞台剧表演,都意味着一个漫长年岁的跨度。
这次“最美报人——今天我来演”活动,加固了同事之间的情谊,更为生活增添了有趣的锚点。难能可贵的是,这也是我迄今唯一留下影音记录的舞台剧作品,可供我在往后的时光中回味无穷。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