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预期目标:上海2019年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6.5%
建议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6%-6.5%;城镇调查失业率和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3%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国家价格调控目标保持衔接;环保投入相当于全市生产总值的比例保持在3%左右。
2
增设自贸试验区新片区
对标国际上公认的竞争力最强的自由贸易区,实施具有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建设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深化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加快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
3
推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
全力支持、全面配合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方案制订和落地,培育优质上市资源,优化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加强金融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联动发展。
4
全力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
合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积极推动并认真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继续推进长三角基础设施、科技创新、产业协同、生态环境、市场体系等合作项目建设,健全区域养老服务、医疗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合作机制。
5
精心办好第二届进口博览会
精心办好第二届进口博览会,加快建设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保税展示交易常态化模式,引进更多的国际资本、国际企业,进一步放大进口博览会的溢出带动效应。
6
着力提升科技创新中心的集中度和显示度
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推进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集聚更多的国际先进水平实验室、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加快建立世界一流的大科学设施群,持续建设张江科学城。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和国际大科学计划。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7
深入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计划
完成100公里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加强住宅小区综合治理。深化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综合整治,实施50个交通拥堵节点改造。
8
坚决守住城市安全底线
坚决守住城市安全底线。强化轨道交通、越江隧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消防、人员密集场所等安全监管,持续开展空中坠物、广告招牌等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完成10万户住宅的老旧燃气立管改造。完善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实施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完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9
实现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街镇全覆盖
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强化医养结合,实现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的街镇全覆盖,新增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80家、助餐场所200个、养老床位7000张,全面完成农村薄弱养老机构的改造提升。深化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统筹提高养老金、低保等保障标准。新增户外职工“爱心接力站”200个。
10
继续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加快租赁房建设
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常态长效机制。新建和转化租赁房源10万套,新增代理经租房源9万套,进一步规范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新增供应各类保障房6万套。坚持留改拆并举,加大旧区改造力度,完成50万平方米中心城区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实施300万平方米旧住房综合改造,修缮保护100万平方米里弄房屋。
11
实施幼儿托育服务行动计划
加快建设普惠安全、托幼一体的托育服务体系,新增托育点50个,新建改建幼儿园30所。开设小学生爱心暑托班550个。深入实施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完善初中学生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推动高校加快“双一流”建设,启动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试点。积极发展终身教育和特殊教育。
12
上海今年将启动建设两条新线,加快建设128公里轨道交通线
今年将启动建设机场联络线、轨道交通崇明线,加快建设10号线二期、14号线、15号线、18号线一期等128公里轨道交通线。推进北横通道、浦东国际机场三期、沪通铁路和沪苏湖铁路上海段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13
推进世博文化公园建设,
开工建设大歌剧院等文化设施
推进世博文化公园建设,开工建设大歌剧院、马术公园,建成程十发美术馆等文化设施。建成市民体育公园一期,新建改建健身步道100条、市民球场60片、益智健身苑点300个。办好第十五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等重大赛事。
14
推进合庆、庄行、漕泾等郊野公园建设
加快推进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四期工程和吴淞江工程上海段建设。深入推进垃圾收运和再生资源回收“两网融合”,开工12个、建成10个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新建绿地1200公顷。推进合庆、庄行、漕泾等郊野公园建设。
15
实现营商环境改革新突破
深入实施优化营商环境行动,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先行先试一批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加大“证照分离”改革和复制推广力度。实施更大规模减税、更明显降费,进一步降低社保费率,稳定社保缴费方式,在减轻企业负担上取得新进展。
16
全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加强数据整合共享。所有政府部门信息系统迁移上云,实现全市公共数据资源集中统一管理。建成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努力实现面向企业和市民的所有政务服务事项“进一网、能通办”。加快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应用,着力减环节、减证明、减时间、减跑动次数。
17
加强政府立法工作
全面清理制约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行政处罚数据实时归集等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主动接受市政协的民主监督,重视司法、舆论、社会监督。
18
进一步从源头上
规范权力、遏制腐败
政府部门的一般性支出一律压减5%以上。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保持反腐高压态势不放松,以零容忍态度反对腐败。贯彻新修订的《公务员法》,全面推行政务诚信建设。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