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案件写真

三十年老夫妻因琐事不和欲离婚

宝山法院“家调委”助力“破镜重圆”

本文字数:1557

  □法治报记者  王川

法治报通讯员  胡明冬

妻子患病医院治疗,感觉丈夫对自己照顾不周,伤心至极欲离婚。丈夫却称妻子对自己不重视、从小带到大的继女偏心,自己才对妻子日趋冷漠。近日,宝山区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最终由宝山区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家调委”)调解成功。

丈夫为爱排除万难感动妻子

1988年,30岁的赵先生与比自己大6岁的卜女士相恋。当时,卜女士与前夫离婚后没有工作,还带着一个6岁的女儿。但这些都不足以影响赵先生因为深爱,而想与卜女士共结连理的决心。1989年1月,二人登记结婚。

为保证继女的生活和教育质量,赵先生没有再要求卜女士生育两人自己的孩子,而是与卜某共同抚养女儿,并一直视如己出。

弹指一挥,近30年的婚姻生活过去了。在平时的婚姻生活中,夫妻二人感情一直还不错,女儿早已成家立业。

妻子患病夫妻感情渐变化

2018年初,66岁的卜女士查出患有卵巢癌,历经切除手术以及六次化疗。在这个过程中,赵先生经常为一些生活中琐事,在医院与卜女士发生争执。心疼母亲患病的女儿每每都帮着母亲指责父亲。一次又一次的小矛盾,逐日累积,影响了夫妻间多年的感情。赵先生对卜女士的就医和日常生活越管越少,晚上也经常很晚回家。

在赵先生深夜未归的时候,卜女士就会睡不着觉,要等着赵先生回来才能安心睡觉。心理和生理的双重负担,让本就虚弱的卜女士感到深深的不安和恐惧,无法安心养病,于是起诉到法院请求离婚一了百了。

“家调委”妥善调解促和谐

宝山法院受理此案后,认为双方有这么多年的感情基础,加上卜女士目前身体状况不佳,正是需要夫妻二人互相扶持、共渡难关的时候,有调解和好的可能性。因此将此案转入“家调委”工作室,由调解员组织进行调解。

在“背对背”的调解过程中,调解员了解到,赵先生觉得卜女士病后对自己的理解变少了,更令他伤心的是虽然自己尽心养育女儿,但是女儿却总是只帮着她的亲生母亲。赵先生觉得自己这么多年来的辛苦和付出都是白费,因此才对卜女士的就医和日常生活不管不顾。调解员告诉赵先生要多换位思考,不要遇事不冷静。在夫妻双方的日常相处过程中应当互相体谅,尤其是他的妻子还在生病的情况下,更应该注意言行,用更温柔的方式表达爱。赵先生也承认自己存在的这些问题,并承诺回家后会和卜女士开诚布公地好好沟通一次。

卜女士告诉调解员,自己也是不得已才会作出离婚决定。在自己最需要照顾的时候,赵先生不顾夫妻感情,让她伤透了心。调解员对卜女士从心理上进行了疏导,帮助其排遣内心的积怨和不安,并对夫妻沟通技巧方面进行辅导提示。

此外,调解员还与卜女士的女儿取得联系,让她一起参与调解。调解员告知她父母亲的想法,阐明若双方离婚,对其家庭的影响也很大,也不利于两位老人的身心健康。女儿当即对继父赵先生赔礼道歉,紧张的父女关系当场和好。卜女士撤回了起诉,表示将珍惜婚姻和家庭。

创新调解机制助力解决纠纷

该案是2019年以来,由“家调委”调解后和解撤诉3案中的1案。为进一步加强宝山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机制,2018年12月底,宝山法院与区妇联、区司法局联合组建“家调委”,并在宝山法院设立宝山区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工作室,由法院负责指导调解工作的展开、对人民调解协议进行司法确认等工作。

工作室由“家调委”专派家事人民调解员每周一、周二到宝山法院开展诉调对接工作。专派调解员均具有丰富的调解经验,深知许多离婚纠纷的产生皆因一些生活琐事引起,案件处理的结果波及范围较广,故而必须妥善处理。通过调解员的耐心倾听、背对背调解、邀请家属参与调解等方式,缓解当事人激动的情绪、为他们理清婚姻家庭中遇到的困境,并积极地提出解决方案,最后促成当事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共同维护家庭和谐稳定。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案件写真 B03 三十年老夫妻因琐事不和欲离婚 2019-02-27 2 2019年02月2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