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昨天还没有开幕,但不管是代表还是记者早已进入了“两会状态”。在采访许多代表的时候,我发现他们对于很多“老话题”始终“追踪不懈”。比如张兆安代表今年带来的一份有关对口帮扶的调研报告,就来自于他们调研组2年前对于精准扶贫课题的延伸。又比如李丰代表今年即将提交两会的有关困境儿童的建议,就与去年他的困境儿童立法保护建议一脉相承。
然而,我在采访后发现,这些看似雷同的话题背后却是代表们对于此类问题更深的思考。张兆安等代表的调研报告,不仅仅是之前精准扶贫报告的延续,更是对整个扶贫攻坚战的深化,给“老话题”赋予了新动能。而李丰代表则告诉我,去年在提交了困境儿童立法后,他与全国人大有过两次交流,全国人大对李丰所提出的问题非常重视,但也坦言,由于发展不均衡,目前立法还缺少基础。“既然立法暂时不行,那就先提一些保障措施。”李丰说,希望能够通过各地经验的积累,为今后立法打下基础。徐珏慧代表在去年全国两会时,曾经表示正在关注儿童权益问题。今年她没有再提交相关建议,原因就在于她对于这个问题的持续关注,目前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
在这些代表身上,我看到一种执着,而它应当成为人大代表履职的品性。正是有了这群“延续性代表”每年对于顽症问题的“软磨硬泡”,对各项措施落实的 “精益求精”,才让老百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