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在“世界水日”来临之际,市河长办副主任、市水务局副局长刘晓涛昨天做客“政风行风热线”节目,围绕水环境与河长制话题与市民进行互动交流。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去年全市共完成400多公里河道整治,全市劣V类水体从占比38.7%降到18%,降幅达到20%以上,到2020年,上海将力争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在长三角一体化协同之下,上海还对188条江浙和上海的界河进行了调查摸底,推进了相应治理。
针对上海去年以来河道整治的总体情况,刘晓涛在节目中发出明确信号:去年,上海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消除劣V类水体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河长制制度的优势初步显现,全市河道水质显著提升,水环境面貌明显改善,上海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治水成绩单。
从数据直观来看,去年,全市共完成400多公里河道整治,19万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完成了将近700个住宅小区的雨污混接改造工程,其间改造12000多处雨污混接改造点。另外还打通了550条断头河,拆除河道两岸14000多平方米违法建筑,3000多条黑臭河道基本消除黑臭。
刘晓涛透露,在劣V类水体治理方面,全市劣V类水体从占比38.7%降到18%,降幅达到20%以上,治理数量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目标。在长三角一体化协同之下,上海还对188条江浙和上海的界河进行了调查摸底,推进了相应治理。
刘晓涛还透露,今年上海治水工作重点将以苏州河治理为引领,特别是在消除劣V类水体方面争取更大的作为。“从去年调查摸底情况来看,在全市4万条河道中,有18800条河道属于劣V类水体。今年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大治理力度,劣V类水体控制在12%以下,到2020年力争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
热线现场,刘晓涛还接听了4位市民打来的反映河道水环境、雨污混接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改造等问题的热线电话,并第一时间给予了详实的回复和解答。不少听众表示,近几年上海河道水环境面貌变化显著、成效明显,同时也对今后水环境治理工作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
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节目结束后,针对线上、线下听众所反映的各类涉水问题,市水务局将认真梳理和分析,明确责任主体,及时安排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处理;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节目当天即展开核实查处工作,并将在一周时间内完成处置工作,确保做到群众诉求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应,不断提升水务部门行政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