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浦东新区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又有新举措。该区将法律服务平台“搬到”民营企业“家门口”,并在重点区域揭牌设立“民营企业家法律服务工作站”。日前,浦东新区工商联主席、上海微创医疗董事长常兆华与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杨玉俊分别代表区工商联与区检察院,共同签署《关于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协作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
《备忘录》明确落实了浦东新区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和建立诉求直通制度,浦东检察院与该区工商联将共同关注民营企业建设进程中区域法治新动态,专题会商形成相应的工作衔接措施,让企业的司法诉求“一站直达”。
据介绍,坐落于张江科学城的“民营企业家法律服务工作站”将会派驻检察官“蹲点”,为民营企业提供面对面的法律服务。同时,双方合作开展对区域内民营企业及高级管理人员,以及相关重点行业管理人员法治素养的培育和引导。对检察机关办案中发现的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违反国家法律苗子性、倾向性问题,深入分析原因,找准管理风险点和制度缺陷,及时制发检察建议,有效提高民营企业管理人员依法治企能力。
一方面,《备忘录》深入探索单位认罪认罚制度:对涉嫌单位犯罪的民营企业,经检察机关综合评估认为社会危害性不大且犯罪嫌疑人单位又能认罪认罚的,邀请区工商联参与旁听具结或者参加相对不起诉听证。在震慑企业重视整改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市场主体的发展空间。
另一方面,《备忘录》建立了区域内民营企业涉案司法处理意见征询制度,注意听取行业主管、监管部门的意见,注重倾听企业诉求,强调谨慎司法。
“我们在办理涉民企案件时,会将企业的经营情况、经济社会效果、公共利益等一并纳入考量范畴,谨慎司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依法保障创业创新活力。”浦东检察院副检察长朱毅敏表示。
对于民营企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诉求,《备忘录》也给出了方案:区工商联及时收集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诉求,做好供需对接。检察机关加强知识产权犯罪的打击力度,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协同保护。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