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一家之“盐”

“替考”被依法刑事拘留,不仅是维护驾考公平

本文字数:1137

资料图片

  □汪昌莲

日前,齐齐哈尔市龙江县公安局龙湾派出所破获一起代替考试案,成功抓获一名代替考试的犯罪嫌疑人。经审,张某的朋友陈某先后参加了8次驾驶证科目一的考试都没有通过,便想到了用替考的方式蒙混过关。目前,犯罪嫌疑人张某、陈某因涉嫌代替考试罪被龙江县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3月24日人民网)

“最严驾考”出台后,网友普遍反映考驾照更难了,全国各地出现“挂科潮”,通过率创历史新低,应该是正常现象。严格考试程序,增加考试难度,是一种必然选择。要知道,少一个“水货司机”通过驾考,也许意味着信号灯前少了一个交通违法者,公共安全多了一分保障。然而,据媒体报道,“花钱包过”现象,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特别是驾考“替考”形成产业链,在给社会带来安全隐患的同时,也成为群众关注的行风热点。如此语境下,因驾考“替考”,双双被拘,具有样本意义。

改进了考试方式,却没有相关的监管措施跟进,自然有人会钻制度空子,拿“关系”和金钱打通关节,让“最严驾考”变成了“最宽驾考”。2015年,新交规入驾考后,在北京工作的王先生,回到老家河南安阳考驾照,前面的考试都很顺利,到路考时却没有通过。这时驾校告诉他,交400元就可以把成绩改为合格。王先生最终选择了给驾校400元,很快就拿到了驾照。此前媒体还曾报道,杭州1个驾校的30多个教练、7个驾考考场工作人员,还有黄牛若干,帮好几百名考生作弊,通过驾照考试。可见,驾考有多严,浑水就有多深。

殊不知,通过“替考”拿到驾照,对自己和公共安全都是潜在的危害。“关系你们可能有很多,但是命只有一条。”一位驾校教练的忠告,并非危言耸听。然而,少数地方对驾校和驾考的监管形同虚设,却大谈特谈交通事故发生后的“责任倒查”。殊不知,“责任倒查”的制度设计,本身就不尽合理。事实上,责任和权力是相对应的,考试的生杀大权掌握在交管部门手中,驾驶员只有通过交管部门的考试,才能持证上路,出了问题再倒查驾校和教练员责任,显然有失公平。更何况,个别交警考官,原本就与一些驾校教练结成了“利益联盟”。

因此,男子“替考”被拘,不仅是维护了驾考公平。换言之,驾考“替考”,比高考作弊更可怕,不仅挑战驾考公平,更会危害公共安全,必须追究法律责任。同时,与其执行不尽合理的“责任倒查”,不如让监管责任跑在交通事故的前面,实行关口前移,通过对培训、考试环节的事前监管,严把驾驶员“出口关”。比如,严守考试环节,坚决杜绝不学无术的学员靠“关系”和金钱蒙混过关,确保驾驶员技术水平,将交通事故控制在最低限度。从整体制度入手,加强各个环节的改革,使整套制度科学化、常态化。否则,仅靠增加驾考难度,不仅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甚至还会引发新的问题。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 “替考”被依法刑事拘留,不仅是维护驾考公平 2019-03-26 2 2019年03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