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季张颖
车行至奉贤区南奉公路近青溪古镇段,白墙黛瓦的江南建筑风格将沿路两边的各式店铺装点得极具水乡特色,而移步换景至南桥环城公路,街心地段的全要素提升,将市井气渲染得恰到好处……如此长轴化的美丽街景,便是奉贤区创新打造的上海郊区版“清明上河图”。
4月3日下午,市城管执法局在奉贤区召开“美丽街区”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全市总结推广奉贤区“百路整治”的成功经验。记者从市城管局获悉,下一步,上海将对标奉贤样本,着力推进全市1591条、1381公里城市道路环境执法整治工作,创建200条“街面环境整治示范道路”、100个“美丽街区”。
城区37条路段率先“大变脸”
青溪古镇位于奉贤区青村镇,紧靠老街的南奉公路是途经这里的主干道。记者刚到此地,浓郁的江南韵味便扑鼻而来。
“可能你完全不能想象,就在大约一年前,这里还是违法建筑乱搭建、沿街破墙开店跨门经营的一派乱象。”奉贤区城管执法局法制科科长姚雪峰指着路对面如今已改造好的一处街心花园告诉记者,原先,在这条绵延几百米的公路上,杂货店、轮胎店等小型店铺鳞次栉比,“你看这条路的尽头,本来是一个大型公共浴室,而这些店铺,全都属于违法建筑。”
根据奉贤区用三年时间完成“100+X”条段主干道路和街面的环境秩序综合治理的“百路整治”计划,去年,奉贤区率先对37条重要路段启动开工,南奉公路就是其中的一条。
“说是整治,但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奉贤区城管执法局副局长李伟形象地说,这个过程,就像是为城市治理做“加减法”。“我们首先依法拆除了各类违法建筑、违规设置的店招店牌等户外设施,对改变房屋使用性质的破墙开店、开门、开窗,恢复原有外貌,并且移除了违规设置的占道亭棚及各类堆物、车辆等等。”
在此基础上,整治之后的修复工作也在同步进行。“很多时候,我们对商家以及市民做工作时,光说‘拆’是不行的,我们必须先将‘加法’所涉及到的改造方案以及未来的建设蓝图呈现出来,才能尽可能取得市民的配合。”
图纸上虚拟美丽街景照进现实
姚雪峰亲历着像南奉公路这样的37条路段,将图纸上虚拟的美丽街景搬进现实的全过程。
“当‘清明上河图’长卷展开的时候,你能在上面看到各种市井风光,图中每一段都有不一样的故事,而我们打造的‘美丽街区’也是一副长轴化的清明上河图。”姚雪峰告诉记者,结合地域文化和历史人文底蕴,奉贤区倡导“一地一文化”、“一街一特色”、“一段一标准”、“一幢一风貌”。
“我们的初衷是体现原生态和原风貌,对于沿街独栋的建筑,我们允许个性化的元素,对于连成段的联排商铺,则要求相对统一,在一定的标准之下,可以允许比如在店招店牌的设置等方面有些许变化。”
姚雪峰坦言,街区改建最怕的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一个极端是乱象,相对应的另一个极端是一刀切之后的过于统一。”在他看来,这与“美丽街区”的建设目标都是不相一致的。
“因此,我们在‘全要素’提升这一环,倡导打造差别化、个性化的街镇特色品牌。”比如青村镇将“美丽街区”建设与“清溪古镇”更新一体谋划,整体推进紧靠老街的南奉公路的全要素提升,整治成果极具江南韵味和水乡特色;柘林镇则以华亭古海塘深厚的历史底蕴为根基,建成“古海塘文化公园”,让市民在有文化气息的街边公园中休憩。
二维码智慧门牌实现一户一码
在记者实地采访过程中,发现南桥环城公路上每个店铺门口立面墙上一个四四方方的二维码很是惹人注意。奉贤区南桥城管中队执法队员陆伟东为记者做了释疑解惑,原来,这小小二维码其实非同一般,它是奉贤区“百路整治”过程中创新推出的“二维码”智慧门牌。
“你看,我只要对着二维码扫一扫,商家的个人信息、联系方式、备案情况,户外广告审批信息以及店招店牌的效果图等都一一显示在我的手机上。”陆伟东告诉记者,为加强店招店牌和临街立面装饰的日常监管,奉贤区专门建立了“奉贤区户外设施备案登记管理系统”,将全区所有街区店招店牌和临街立面的“编制方案”、经营业主提交“备案登记”资料和实际安装效果图等信息录入这一系统,并制成“二维码”智慧门牌,安装在店铺的醒目位置。
“对于商家而言,他通过扫码,即能查询到沿街外立面装饰过程中空调外机、防盗窗、卷帘门、遮阳蓬等户外设施设置的相关规定,输入门牌号可知晓该处店招店牌的设置规划,也可以自行上传个性化的设计方案、现场照片,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所有备案登记手续。”
而对于城管队员而言,相较于过去一堆繁杂的纸上数据,如今使用执法终端上的APP扫“二维码”智慧门牌,即可对店招店牌和临街立面装饰进行实时监管,大大提升了执法效率。
“二维码智慧门牌是我们实现长效管理的一种方式,为的是进一步加强源头管理,创新高效便民的审批机制。”李伟告诉记者,目前,对于先期开工的37条路段,已经基本实现了“一户一码”。后续随着百路整治的推进,将力争“一户一码”全覆盖。
铺设全区街面违法行为数据网
美丽街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针对街面环境“整治难、易反弹”的特点,实现更精细的管理?
奉贤区美丽街区创建办公室主任、区城管执法局局长陶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下阶段奉贤区将在长效常态管控上下更多的功夫。
“在智能化应用建设方面,我们将加大与其他部门视频监控资源的互联互通力度,去年公安的4350路道路视频监控接入了城管执法指挥中心。今年,我们将以‘雪亮’工程为契机,在全区新建1600个城市管理类街面视频探头。”陶清透露,依托区局城管执法指挥中心、中队“图像监控室”及“网上勤务”系统平台,奉贤城管还将建立覆盖全区主干道和街面的视频监控系统,及时发现街面违法违规行为,第一时间固化证据,并通知执法力量赶赴现场“精准处置”。
在此基础上,利用城管执法“四个网上”业务平台,建立GIS信息分析系统,形成全区街面违法违规行为和执法办案情况大数据信息“一张图”,不定期对街面违法“重灾区”开展执法整治,有力震慑违法违规行为当事人。
在管理处置方面,将在街镇组建以城管执法为主体、其它部门共同参与的“1+X”综合执法平台,配备包括特保公司、施工作业单位等第三方力量在内的“一体化处置队伍”,对街面违法违规行为开展综合执法整治,做到快速发现、快速处置,整治一条、巩固一条。
行刑衔接协助司法机关追责
在当天的现场推进会上,上海城管还公布了今年一季度执法工作成绩单。据悉,一季度,全市共出动城管执法人员53.8万人次,巡查道路、景观区域、商业街区等37.72万次,开展联合执法整治行动2067次;教育劝阻相对人29.33万次;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21996起,其中依法查处无序设摊案件8184件,取缔非法摊点20283处;查处跨门经营案件3509件,查处破坏房屋外貌(破墙开店)案件95件,查处非法小广告案件482件、实施“停机”475起,查处占绿毁绿案件415件,查处生活垃圾未分类案件238件;依法拆除违法建筑232万平方米,拆除违法户外广告187块,拆除违规店招店牌1801块,整体提升了城市环境质量。
市城管执法局副局长严永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今年年内,本市着力推进1591条、1381公里城市道路环境执法整治工作,着力解决“违法搭建、违法户外广告、违规店招店牌、占道设摊、占道堆物、跨门经营、乱张贴乱散发”等7类街面突出问题,创建200条“街面环境整治示范道路”,创建100个“美丽街区”,全面完成街面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总计5300余条城市道路环境整治任务。
“针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城管执法队员将坚持严格执法、从严处罚,做到发现一起、取缔一起,努力保障城市运行平稳有序。对于影响城市公共安全、破坏生态环境等违法违规行为,实施‘行刑衔接’,协助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当事人刑事责任,提高执法威慑力。”对于拒不配合执法、拒不整改的当事人,除行政处罚外,城管执法部门还将采取不动产注记、实施信用惩戒等方式,提高执法保障效能。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