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通讯员 周敏
本报讯 “保险公司客服”来电,以免费升级保单收益为名,诱骗老人退保后转购公司高回报理财产品,而所谓的理财产品根本也就是子虚乌有的。近日,静安警方一举捣毁这个通过假借保险公司名义,诱骗老人“退保理财”的犯罪团伙。目前,犯罪嫌疑人张某、冯某、王某等人因涉嫌诈骗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近日,陈阿姨到静安公安分局北站派出所报案称:自己接到一个自称是保险公司客服的电话,声称可免费升级保单收益,最后在“退保转购”的一顿忽悠后,把自己的保险退了后买了一款年化收益在8%的理财产品,如今那些钱都打了水漂。
静安警方迅速成立专案组,查明2018年10月,犯罪嫌疑人张某、冯某、王某等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取沪上多家保险公司的客户信息,随后指使公司员工以保险客服的名义,给老人打电话,诱骗他们退保,购买公司高回报理财产品。
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民警发现,涉案公司所声称的理财产品根本就是子虚乌有。“本案的犯罪嫌疑人以‘退保理财’为噱头进行诈骗。通过拨打投保人电话,自称是保险公司的售后客服,以领取保险补贴金、保单收益升级、赠送礼品等名义将投保人诱骗至公司,再向其推荐所谓的高收益‘理财产品’,如果老人表示没有现金时,业务员还会主动提出,可以通过退保的形式购买公司的‘理财产品’,一步步诱导投保人陷入其精心设计的圈套里。”静安公安分局北站派出所民警刘旭峰介绍,通过进一步侦查,警方发现,其实,犯罪嫌疑人声称的“理财产品”也完全是虚构的,被害人所购买的理财产品钱款被犯罪嫌疑人用于公司经营,利息支出等,剩下资金被高层瓜分一空。
被害人为什么会被“套路”?“投资收益高是主要原因。”北站派出所副所长肖玮告诉记者,“犯罪嫌疑人承诺老人年化收益6%至8%不等、保本保息的固定收益。不法分子以保本高收益诱导被害人出资购买,更有甚者还诱骗老人‘退保理财’。这不但损害了老人的利益,还严重扰乱了保险行业秩序。通常情况下,投保人提出退保申请,保险公司会根据规定,扣除一部分保费,这就使得投保人蒙受经济损失。与此同时,退保以后再想投保,保险费率会提高、可能还会被添加除外责任甚至拒保。”
据保险公司业内人士表示,凡是假借保险名义,向市民推销理财产品都是违规的行为,而所谓的“保本高收益”只是骗人的话术而已。市民如接到可疑电话,应通过各保险公司官网、全国统一客服电话或保监局、保险同业公会网站查人员、查产品、查地址,即该业务员是不是保险公司业务员、所售产品是不是保险公司产品、所留地址是不是保险公司下辖机构地址。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