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维权周刊

“维护版权”的棒子莫乱舞

本文字数:812

  因为一张“黑洞”的照片,视觉中国最近彻底“火”了。一直打着维护摄影师权益的“旗号”,然后通过诉讼来牟利,视觉中国最终成为众矢之的,网站暂时关闭,股票连续暴跌,后续还有哪些相应的处罚和追责,目前暂未得知。本期“权威曝光”从多角度解剖了视觉中国的版权生意经,曾以“版权斗士”自居,四处挥舞诉讼大棒,如今彻底“凉凉”,这样的过程着实让人唏嘘。

图片版权问题一直为人诟病,许多摄影师都曾有过未经授权图片就被盗用的经历。由于维权成本高,很多时候都只能不了了之。于是,包括像视觉中国这样的公司就应运而生,整合大量的图片资源,构建相应的图片平台,然后通过授权的方式收取费用,达到多赢格局。可以说,视觉中国的初衷是好的,也是我国在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图片版权方面的先行者、受益者。但维护版权需要合法合理有序有度,一旦出格,终会入魔。尤其是当一个图片网站最大的营收来自于法务部门时,“维护版权”必然就成为了攫取财富的“遮羞布”。

尤其可笑的是,为收取版费,各种手段尽出。一方面是假冒版权,“黑洞”照片是引燃炸药桶的火星,甚至国旗、国徽的版权费都敢收,还有明星收到自己剧照的付费要求。如此不择手段、没有下限的收费方式,既不合理也不合法,却还打着维护版权的幌子,赋以法律的名义,实在过分。另一方面是过度维权,通过图像版权网络追踪系统“鹰眼”,进行全方位的追踪,但目的并不仅仅是让侵权方停止侵权,而是通过诉讼要挟对方成为自己的客户,并将侵权费用计算入购买费用中,实际上只是自己得利,被侵权的摄影师们并没有讨到应有的公道。打着维护版权的名义大肆敛财,而自己还不时假冒版权,这样的行为不仅不合理,甚至可以说是过分了。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视觉中国利用这点让很多盗用图片者吃了亏,最终走上购买图片版权的正途。而同样天网恢恢,当视觉中国得意于自身的版权“霸权”时,终于被“黑洞”所吞噬。

金勇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维权周刊 B01 “维护版权”的棒子莫乱舞 2019-04-16 2 2019年04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