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权威曝光

你手机里的微信可能是假的!

山寨微信留“后门”盗取语音来诈骗

本文字数:3707

资料图片

  “在吗?能不能借500?”河南许昌一男子突然收到微信好友发来的借钱信息,还用语音说了声“是我”,听到是好友本人,该男子马上把钱转了过去。然而,该男子向对方再次核实时,朋友却直呼没有借钱,是自己的微信号被盗了。

近期,全国已发生多起类似的微信语音诈骗案件。记者调查发现,这些案件背后都有山寨微信的“身影”。一些不法软件开发者开发的山寨微信具有多种正版微信没有的功能,包括转发语音、红包秒抢、防止撤回、修改微信定位、一键克隆朋友圈等。

“李鬼”微信频频造成经济损失

使用微信时总弹出广告,不小心就点到不知名网站?微信官方客服表示,官方微信不会弹出广告。近期,已接到不少类似反馈,经核实,这些广告并非微信官方推送,而是由于加密网络传输协议被人破解导致。简单来说,就是被安装了山寨微信。

浙江省警方曾破获一起在“老人机”(操作简便、字体较大、功能简单,便于老人使用的手机)上

预装假微信软件的案件。一家名叫鹈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两个合伙人和20多名工程师未经授权开发功能机微信软件,并将其植入“老人机”。该软件让超过1500万台“老人机”成为“肉鸡”,除了接收弹出式广告,账号还容易被盗取。该团队通过“后门”远程监控“老人机”状态,如果发现某账号久未使用就会将账号密码窃取,再将账号进行售卖。

目前,因这些“李鬼”软件而造成经济损失的案件已在全国多地“上演”。去年3月,腾讯安全联合团队配合浙江、湖南警方成功打掉国内首个集微信恶意注册、群控外挂、赌博于一身的黑产团伙,抓获了公司负责人、技术、运营者在内的52名犯罪嫌疑人,冻结资金8000多万元。

上海市闵行区去年6月份对某科技公司提起了公诉,原因是其制作了一批预装山寨微信手机,并以“微商手机”进行销售。微商通过该手机可以使用一台手机同时登录多个微信号,通过修改全球定位,伪装海淘假象等多种手段诱骗消费者购买产品。

山寨微信多是针对“微商”设计

记者调查发现,在网上叫卖“山寨”微信的商家不少,甚至有专售这类软件的自建网上商城。这些“山寨”微信自称能提供的功能五花八门,而这些功能绝大部分是为了“微商”而设计。微商的一个刚需是客户,这些软件便设计出了所谓的“爆粉”功能。“爆粉”手段多种多样,有导入通讯录群发添加好友的邀请,也有批量添加附近的人为好友,自动扔拣漂流瓶。当然,微商通常要的是有效客户,于是软件也有“清粉”功能,即群发信息验证对方是否删除好友。

微商通常有多个微信账号同时操作,一部手机只能登录一个微信号对他们明显是不够用的。这些“山寨”软件则开发了同一部手机多账号登录的功能,这一功能通常是在一部手机中安装多个不同版本的“山寨”软件来实现。

这些“山寨”软件还设计了许多作弊的功能。如专门针对“抢红包”的外挂功能,可设置自动抢红包,自动延时抢红包;针对微信摇骰子、猜拳的功能,可用来作弊。这些作弊功能可能被参与微信赌博的赌徒利用,助长赌博不良风气。此外,这些软件有些还自称能提供修改微信运动步数的功能。

这些“山寨”软件提供的一些功能极容易被骗子利用。除上述提到的语音信息转发,还有“一键克隆朋友圈”。这一功能可用来一键将好友的朋友圈复制到自己的微信相册;还可以设置同步好友朋友圈,即好友发送什么朋友圈信息,自己也能做到同步发送一样的信息。

网售山寨微信已形成灰色产业链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手机预装,目前网上还有一批兜售山寨微信及相关外挂的商家,通过层层分销代理的形式,与利益链顶端的软件开发者构成了一条灰色产业链,将山寨微信散布到网络各个角落。

记者在某网购平台发现一些销售山寨微信的店铺,软件叫价从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不少商家都显示月销量上千。记者选择一家网店进行咨询,卖家提出要添加微信才能进一步沟通。

该卖家称,购买软件的大多是微商,他们都有引流的需要,软件可以帮助他们制作5个分身同时登录,批量添加附近的人为好友,一键集赞等。目前该软件已经衍生到第二代,除了功能迭代之外更能保证稳定不被封号。

记者拿一款山寨微信软件进行测试,登录后发现山寨微信的好友数据和原来的一模一样,界面与正版微信几乎没有区别,只是左下角多了一个功能键,里面包含着“自动抢红包、一键转发朋友圈、自动打招呼”等13项正版微信没有的功能。

记者测试语音转发功能,录制“对,是我”等语音后转发给朋友,朋友听到语音后,马上信任了这是记者本人。如果有木马程序冒名操作,将会带来财产损失。而“一键转发朋友圈”的功能,可以克隆目标好友发布的朋友圈,为生成微信假号偷梁换柱,假冒他人进行诈骗打开了方便之门。

山寨微信需多方合力避免蔓延

微信方面表示,山寨微信实际上是一种恶意外挂,功能虽然很多,但容易被“有心人”利用。同时,安装者本人也会因软件预留的“后门”及木马而受到信息泄露、账号被盗等威胁,具有极大安全风险。

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公职律师杨欣认为,目前来看山寨微信软件的来源大体上有两个,一个是山寨机预装,一个是消费者主动在网上购买。对于第一种,监管部门可采取技术手段加大对山寨机的监管,减少消费者被动使用山寨软件的机会,工商行政部门也应当加大对销售山寨机商家的查处。对于第二种消费者主动购买行为,则需要销售平台配合电子商务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和打击力度。

记者从微信方面了解到,微信成立了反外挂联合项目组,对使用以及售卖外挂行为的账号,根据违规程度按照阶梯性处罚原则,进行功能限制、账号封停等处罚。

“制作山寨微信的公司侵犯了正版微信所有人的软件著作权。企业应当加强对侵权者的赔偿责任追究,增加其违法成本。”广州市南沙区知识产权发展促进会会长朱武说。

涉嫌侵犯著作权罪可追究刑事责任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朱光辉律师表示,“山寨”软件的软件开发者及软件销售者涉嫌侵犯软件著作权,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情节严重的还会违反《刑法》,涉嫌侵犯著作权罪,可以追究其刑事责任。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除《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本条例或者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同时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由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侵权行为,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销毁侵权复制品,可以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没收主要用于制作侵权复制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触犯刑律的,依照《刑法》关于侵犯著作权罪、销售侵权复制品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朱律师表示,正版软件方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要求侵权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也可以向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举报,要求对其作出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追究其刑事责任。

“山寨微信”俨然一颗网络“毒瘤”

近期,全国已发生多起类似的微信语音诈骗案件。这些案件背后都有山寨微信的“身影”。一些不法软件开发者开发的山寨微信,具有多种正版微信没有的功能,包括转发语音、红包秒抢、防止撤回、修改微信定位、一键克隆朋友圈等。

老实说,这样的新型骗术,的确让人有“防不胜防”之感。谁又能想到,千真万确、再熟悉不过的好友语音,竟然还有“假”的呢?再看那些山寨软件,“界面与正版微信几乎没有区别”,对于掉进了诈骗陷阱的消费者,这恐怕就不是一个“只怪自己眼睛没有擦亮”的事情了。

山寨机、山寨软件在市场或者网上“盛行一时”,违反《著作权法》《电子商务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法规,侵犯正版软件的所有权人权益,这是再明显不过的事实,有关部门的执法查处为什么不能及时跟进呢?如果销售平台配合电子商务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执法,切断网上购买山寨软件的渠道,还会有那么多“蒙在鼓里”的受害者吗?

炮制山寨微信软件,不仅是版权保护的事情,更关系到大众的网络安全。软件“李鬼”凭借山寨微信,轻松侵入和控制用户的手机,动辄获利千万,俨然一颗网络“毒瘤”。根据《网络安全法》,对于这种“从事非法侵入他人网络、干扰他人网络正常功能、窃取网络数据等危害网络安全的活动”,理应“由公安机关没收违法所得,处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处五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等行政处罚,但令人遗憾的是,鲜有处罚“拳拳见肉”,类似网络骗局仍屡有发生。

此外,还应看到的是,山寨微信软件往往只是手段,诈骗他人钱财才是目的。对于利用山寨软件诈骗的违法犯罪分子,除了根据《侵权责任法》承担停止侵害、返还财产、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更应被追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侵入计算机系统、诈骗等刑事责任,以及承担从业禁止的后果,即“终身不得从事网络安全管理和网络运营关键岗位的工作”。

在巨大的利润面前,违法分子总有铤而走险的冲动。也只有让他们付出从民事到行政、刑事上的沉重代价,才能真正产生震慑、教育的作用。面对山寨微信的违法乱象,有关部门应当加强监管执法,保护知识产权,维护网络秩序,让公众更加放心地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生活。

(综合自新华社、南方都市报、光明日报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权威曝光 B03 你手机里的微信可能是假的! 2019-05-07 2 2019年05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