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夫
垃圾分类管理正在申城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各区、各街镇专人负责、设点处理,有板有眼,循序渐进。据相关部门反映,在处置这些垃圾时,发现有些是尚可再利用的二手货,弃之甚为可惜。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家的物资供应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购物频繁,生活用品一旦富足,其使用率低、使用期短便是不言而喻了。整理家室,特别是乔迁新居,那些储存的半新不旧的衣物和过时不用的家什便目为“垃圾”一扔了之。且不说这样的做法有悖勤俭持家的传统,就城市管理而言,它也是平添了不可小觑的垃圾总量,使得城市垃圾日甚一日,不堪承受。
日前,有媒体报道:西安市1994年投入使用、计划寿命50年的垃圾填埋场“江村沟”,到今年9月份就将“寿终正寝”了。何以故?据说,其“中道崩殂”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年“废品”越来越多。以往,这些“废品”的90%都能作为二手货被回收再利用。时下不然,回收再利用率日渐降低,究其原因:一是人们回收再利用二手货的意识淡薄;二是城市管理取缔了废品回收者、拾荒者。于是,西安市政府近日决定要把“破烂王”召回来,通过废品的回收再利用以降低城市垃圾的增量。
这一思路是符合城市现代化管理理念的,因为城市是一个既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既然有尚可再利用的二手货,那么,废品回收者就不可或缺;二手货的回收再利用乃是现代城市管理的必由之路。
其实,在一些文明国度很是流行回收再利用二手货的。倘论物质丰富程度,它们并不逊于中国;人均收入水平,它们也不低于国人,但那些国家则是把回收再利用二手货作为一种新时尚。据法国媒体报道:从社交网络流行的“一年不买新东西”挑战,到“零垃圾”生活态度,再到“清空衣柜—断舍离”风潮,众多新流行不断出现,表明了公众减少消费和促进回收的愿望。再如澳大利亚,政府除了广泛设置二手货回收站外,街头二手衣物回收箱普及率也很高。旧物回收后,部分用于捐助,剩余的会放在慈善组织特设的二手物品商品,以非常低廉的价格进行出售。家有后院的市民,还会直接在家门口挂上“周末自家后院处理闲置物品”的牌子,自设摊位,做成临时的“后院市场”。(在澳大利亚,“后院市场”即是旧物交易市场)日本一年约有100万吨的衣物废弃量,为了减少废弃纤维制品对环境的污染,各品牌和商家都在推进回收再利用活动,比如一些大超市定期举办回收活动,人们若把旧衣物拿到超市就可以按照数量获得超市优惠券、积分或现金。
回收再利用二手货,这无疑是现代环保理念衍生出的一种文明举措。有识人士建议:在城市实施垃圾分类管理的同时,不妨多开设一些“跳蚤市场”,便于这一文明举措落到实处,使消费者越来越青睐环保而独特的二手货。——我举双手赞成!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