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派记者 吴苏青 王川
近年来,医患纠纷相对增多。为解决医患纠纷难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017年8月1日,在湖南省委、省政府和长沙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长沙市司法局负责组建的长沙医疗纠纷调解指导中心
(长沙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正式揭牌成立……
信访6年的患者家属和医院握手言和
长沙医调中心成立以来,逐渐成为长沙地区医疗纠纷调处化解,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的“主心骨”。一年多来,全市未发生一例因医患纠纷引起的不稳定事件。
王某是位75岁的阿婆,2012年4月5日因胸闷痛3年、活动后气促1月,加重伴腹痛3天到湖南某医院就诊。入院诊断后下病危通知,予以综合治疗。4月14日12时,该院请省内某医院心内科教授会诊,下午7点患者病情突然恶化转ICU治疗。5月7日因循环、呼吸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
王某死后,家属认为医院没有及时抽取胸腔积液找到解决病症的方法反而引起其消化道大出血、滥用抗生素等是导致王某死亡的直接原因,要求医院给予巨额赔偿。医院则认为王某年老体弱、病程较长,且病情复杂,虽经多方积极治疗,终因多脏器功能衰竭导致抢救无效死亡,不存在过错,不应承担赔偿责任。由于医患知识不对等,家属多次信访使医患双方多年僵持不下,协商未果。2018年8月14日,经医院建议,医患双方自愿共同向长沙医调中心申请调解。
长沙医调中心及时调配人手进行沟通、走访、调查。考虑此案已僵持6年,在征得医患双方同意下,多年封存的病历启封,并组织医学专家和法学专家对该案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医院可能存在的不足。通过召开案件分析会听取相关专家对调处案件的建设性意见。2018年10月31日,80多岁的死者老伴终于解开心结。最终,医患双方在长沙医调中心签订了调解协议。
14轮会谈成功调解巨额赔偿纠纷
医疗纠纷关系切身利益,往往要经过多轮,甚至十多个回合的调解。
2014年7月15日,55岁的李某某发现肛周皮下肿物增大,前往湖南省某三甲医学院就诊。住院后诊断为肛周脓肿,并转科手术治疗。7月18日,在联合腰麻下行肛周皮脂腺囊肿切除术。术后10余分钟,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失语。8月9日,转入针灸推拿科康复治疗。康复治疗至今已达4年,花费医疗费、护理费累计160余万元。患者虽病情基本稳定,但目前已瘫痪,只能长期卧床。
2018年7月6日,李某某的妻子张某某抱着一线希望,来到长沙医调中心申请调解。受理调解后,医学顾问陈治安仔细查阅了医患双方提供的数万字病历资料,对纠纷进行了深入剖析。首席调解员贺鑫决定进行医学调查、走访患者,摸清情况。
2018年8月9日上午,贺鑫请李某某的妻子、委托代理人张某某及张的姐姐(协助照顾妹夫的护理人员)到医调中心进行调解沟通。委托代理人表示,医院在治疗过程中有重大医疗过错,要负完全责任,提出巨额赔偿要求。医调中心工作人员耐心做工作进行沟通解释,患者家属将赔偿要求降至150万元,仍与医院能接受的补偿额度差距甚大。之后经过调解员3个多月14轮的艰难会谈和协商,调解工作终于完成。最终,医院免除了患者前期所欠自费部分的医疗费、护理费,另给予了患者后续医护费用等经济补偿,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一年余成功调解89起医疗纠纷
2017年8月至2019年4月,长沙医调中心共接待患者咨询257人次,受理医疗纠纷案件125起,调解结案118起。其中,成功调解89起,依法终止调解、引导诉讼29起,涉及补、赔偿金额1016万元。
医疗纠纷调解成效显著,有效缓解了重大疑难医患矛盾纠纷,起到了维护稳定的“减压阀”作用。到长沙医疗调解委咨询和申请调解的当事人,通过医调中心工作人员的专业解答,规范调解、积极疏导、正确指引,都做到了理性维权。同时,长沙医调中心切实加强了各区、县(市)和各医疗机构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指导和业务培训,提高了相关人员化解医疗纠纷的能力,有效促进了平安医院的创建工作。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