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大墙故事

开放日上,女人的泪与男人的悔

本文字数:3984

服刑人员和家属“零距离”会见 新收犯监狱 供图

  □法治报记者  徐荔

没有玻璃阻挡,面对面坐着,这是多么常见的聊天场景,但对服刑人员来说,能这样“零距离”和家人交流却是一种奢侈。因为犯罪,他们失去了自由,也终于意识到那些曾被他们罔顾的亲情是多么重要,那些自以为是的念头会让他们付出多少的代价。

5月22日,上海市新收犯监狱举办主题为“因法之名  捍卫公正”的“开放日”活动,9名服刑人员和他们的亲属代表在大墙内相见。一张张方寸亲情会见桌前、一副副关切面孔背后,是一个个带着泪水与悔意的故事……

故事一

妻子的话像一把尖刀

在参加开放日活动的家属代表里,有一位女士很引人注目,她画着精致的妆容、衣着也经过精心搭配。在当天的“忏悔日”环节,这位女士走上台,面对多位服刑人员,自我介绍道,“我是服刑人员周林的妻子,孙静,感谢监狱的邀请,能让我来参加此次活动,与正在服刑的家属见面交流,了解他的改造情况。”而此时,孙静的丈夫周林也在台下。

在孙静的讲述中,记者得知,她和周林相识于9年前。1975年出生的周林风趣、体贴,工作也很认真,给孙静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但是两人的交往被孙静的父母反对,他们觉得两家人门不当户不对。不过,周林没有气馁,他用真心慢慢打动了孙静的父母,对他们非常孝顺。渐渐地,孙静父母的态度改变了。在孙静看来,父母不但接受了他,有时对他甚至比对她都好。孙静和周林结婚了,那几年他们很幸福。

孙静回忆起过往,满是甜蜜。只是,好景不长。随着事业发展和家庭压力的增大,周林拼命工作,经常出差,陪孙静的时间越来越少,“一两个月才回来一次,回来从来不超过3天,把家当旅馆一样。他每次都嫌我唠叨,回来大多数也是吵架收场,但他对身边的朋友却比亲人还要好。”

孙静在怀孕期间妊娠反应很严重,吃不下饭,呕吐不止,她很希望周林能够陪在她身边,多安慰她。可是从怀孕到孩子出生,周林都不曾尽到一个丈夫、父亲的责任。孙静一度患上抑郁症,想要轻生,然而想到年幼的女儿和逐渐老迈的父母,她放弃了这个念头。

这一切,周林并不知晓,他依旧忙于自己的事业,缺席了和家人有关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面对“丧偶式”的婚姻,孙静一次次问自己,这样的生活还要继续吗?离婚的念头在她脑海里打转。不过,为了孩子,孙静一次次打消这个想法,她说自己慢慢想开了。

孙静不断调试着自己,周林却越来越不顾家,内心也越来越膨胀。孙静察觉到丈夫的不对劲,曾经劝过他,可得到的回应却是“你什么都不懂,别问这么多。”

2018年,周林因为给没有直销牌照的产品做代理销售,涉嫌经济犯罪被捕,并于同年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关押至新收犯监狱。

对于周林的犯罪,孙静说“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说实话,当我知道他出事后,我好恨他,我的这辈子都被她毁了,这个家也被他毁了!”孙静在讲述中几乎全程都在哭泣,她发自肺腑的“斥责”让台下数名服刑人员想到自己的妻子、父母、儿女,低下了头、红了眼眶。周林更是如此,妻子的话就像一把尖刀戳进他的心头。

整个家因他布满阴霾

周林知道自己是个不称职的丈夫、不合格的父亲、不孝顺的儿子,也给被害人造成了无法衡量的伤害。他有太多的话想对家人说,可千言万语汇到嘴边,只有一个词:“对不起”。

就像孙静说的,周林曾经风光过,他是家族里少数考上大学并入党的孩子,从小到大都是家人的骄傲。大学毕业后,不管是就业还是创业,周林一路顺风顺水。只是,一路顺利的同时,周林也为自己的失败埋下了伏笔。他坦言,工作后他一直信奉“钱能解决一切问题”,只顾着赚钱,把家人、亲情都抛诸脑后。

2016年,周林因为优秀的销售和代理能力被一家保健品公司注意到,他们向周林抛去了橄榄枝,希望合作。周林得知这家公司没有直销牌照后犹豫过,但对方一直告诉他“牌照马上能办下来”。

“我一方面轻信了他们,一方面也是因为对金钱的渴望以及侥幸心理,还是决定与这家公司合作了。”周林愧疚地说,“当妻子发现我不对劲,不止一次劝我收手的时候,我根本不听她的。赚了点钱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还觉得家人怎么不理解我,我都是为了他们。”

以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家人,可实际上,周林的所作所为让他们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周林的岳父岳母因为他的入狱受到很大打击,很多个晚上都无法入眠。周林的父亲更像是变了一个人,原本开朗的他整日沉默不语,瘦了一大圈。

周林的母亲本就身体不好,家人不敢告诉她实情,至今都编造谎言称周林在国外长时间出差。母亲想念儿子,就找出了周林大学时的照片放在床头,每天都要仔仔细细看上好几遍。虽然家人都不说,但母亲知道,儿子肯定是出事了。看着儿子的照片,周林的母亲经常偷偷落泪。周林的两个姐姐看着母亲的样子很心疼,但她们不忍说出实情,只能继续欺瞒,还强装笑颜地开玩笑说母亲偏心,只喜欢弟弟。而想不通弟弟怎么会走上犯罪道路的大姐被证实得了中度抑郁症,每天都要吃药……

周林很后悔,他祈求得到原谅,可一切没有那么容易。

刚入狱时,想到自己那么长的刑期,他考虑过离婚,希望孙静找到更好的人。其实,孙静也想过这问题。很多人都劝她离婚算了,毕竟周林对她不是很好,又要等那么多年,万一没有改变,或者又像从前一样怎么办?孙静坦诚地说,她考虑过离婚,但在周林服刑的这一年多时间里,似乎真的有所悔悟了,每次会见时他都一脸悔恨,不断道歉。“他现在终于明白家庭对他的重要性,只是这个代价太过沉重,是以他的自由和前途以及家人的幸福作为代价。”

孙静决定再相信周林一次,再给他一次机会,她对着周林所在的方向说,“我不想女儿没有爸爸,我想要给她一个完整的家,一份完整的爱。所以你在监狱里好好改造,不要再让我们失望了。”

面对妻子的期盼,周林说,他唯有用行动证明,等回归社会时,一定会是一个能担负起责任的崭新的人。

故事二

86岁的父亲

不远千里来看他

和周林一样,刘才在开放日活动当天也见到了自己的妻子,“亲情规劝”环节中,两人聊着家里的情况,说说女儿的工作、谈谈即将来上海探望他的老父亲。虽然每个月家人都会来看望,聊的话题也就是这些,但刘才一点都不觉得腻。除了刑满释放,会见是他最大的盼头。

比起周林,已经在新收犯监狱服刑4年多的刘才对开放日活动已经很熟悉了,每次他看到来监狱参加活动的服刑人员亲属代表,心里都会有感慨和期盼。“虽然不是自己的家人,可是听着他们说犯罪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我心里也一样会愧疚,尤其是说到父母、孩子……”

刘才今年50岁,妻子和女儿都在上海生活,但他的父亲和其他兄弟姐妹都远在边疆。刘才的父母因为工作去了边疆,刘才也出生在那里。长大后,刘才在工厂工作了几年,有着自己想法的刘才不想就这么过一辈子,于是从工厂辞职,离开家人,来到了上海做生意。那年他才23岁,几乎是白手起家。

刘才很能吃苦,想法也多,和妻子经过十几年的打拼,生意越做越大,赚的也不少,在上海、江苏都有置业。2008年,刘才开了一家包装材料公司,因为业务需要,他在本市郊区租借了一处仓库。刘才当时的办公楼外有个大院子,另几家公司的人有时也会在院子里散步,就这样,刘才认识了王山。

据刘才说,王山是在一家公司的仓库工作,两人2010年就认识,有过业务上的往来,关系还不错。2013年,王山突然找到刘才,说是公司多了一批铅笔板原材料可以自行处理,想要放到刘才的仓库。还许诺刘才,材料处理后会给他一定好处。刘才答应了。

几天后,当王山让人开着卡车一批批运材料到仓库的时候,刘才觉得不太对劲。“他说是余料,可是哪里会多那么多余料?警方后来认定有6万多椤,价值150多万元。”刘才承认,他当时就明白了这些材料来路不正,然而因为对钱的贪婪,他没有采取任何措施,默许了王山把材料放入仓库。

“我想东西又不是我拿的,我最多也就是包庇,没什么关系的。”刘才很后悔自己当时的侥幸心理和法律意识的淡薄,“说实话,以前只知道杀人放火不能做,也不敢做,其他的,尤其是有关钱方面的法律,真的不懂。”一开始,刘才还对判决抱有疑问,直到在监狱学习了相关法律知识,刘才才释然。采访时,他流利地说出职务侵占罪、包庇罪等等罪名,而这些对过去的刘才来说是根本不可能的。

刘才称自己没敢参与卖材料的过程,但他知道王山等人第一次卖材料,因为质量问题被退货了。第二次交易前验货时,刘才和王山他们被警方当场抓获。

“那是2013年9月17日,离中秋节没几天了。”刘才对这个日子记得格外清楚,因为中秋节前夕,是公司最忙的时候。过去,对刘才来说,中秋节就是忙工作的日子,可那一年他第一次觉得,中秋节没法和家人一起过,是多么遗憾的事。

刘才最终被判处盗窃罪,有期徒刑10年6个月。2014年10月,刘才到新收犯监狱服刑。

从被抓到判刑,刘才都是蒙的。一切发生得那么突然,那些规划好的公司发展计划还来不及实施,那些三角债务还没理清楚,甚至他和家人都来不及交代发生了什么。到新收犯监狱后,刘才才有些缓过来。第一次接见时,他看着泪流满面的妻子也哽咽了。

刘才入狱的消息,也传到了他父亲的耳朵里。刘才不敢想象父亲听到这个消息时的反应。刘才的父亲今年已经86岁了,牵挂儿子的他在这些年里多次跨越3800多公里来上海探望。采访当天,刘才还期待地表示,父亲过几天就会来看望他,但随即他就愧疚地说,“父亲一年比一年老了,最担心的就是他的身体……”

刘才揪心的事还有很多,比如他知道女儿因为他工作受到影响,但女儿从来不提;比如为了赔钱,妻子卖了一套房子,公司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比如女儿的婚姻大事似乎也因为他迟迟不能定下……可再多的担忧对刘才来说也是无用的,身处大墙的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改造,争取早日回家。

“以前总觉得钱很重要,可失去自由后才明白,那些真正珍贵的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比如阳光、空气,比如自由、亲情。”这些话放在早几年,刘才自己都不相信会是他说出来的,但这些年在监狱接受的教育和失去自由后的痛苦让他顿悟。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大墙故事 B03 开放日上,女人的泪与男人的悔 2019-05-31 2 2019年05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