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法苑周刊

数据+案例 提示民企法律风险

宝山法院发布涉民营企业民商事审判和执行白皮书

本文字数:2225

  □法治报通讯员  贾路

近日,宝山法院发布了《涉民营企业民商事审判和执行白皮书》。白皮书分为民商事审判篇、执行篇及典型案例三大部分,立足2016-2018年三年间涉民营企业民商事案件的审判、执行数据,分析民营企业在内部管理、经营、诉讼、执行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并选取了8件审判和执行的典型案件,既是以案说法提示企业法律风险,也是总结提炼了法院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经验做法。该白皮书向宝山区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以及该区多家民营企业发送,受到广泛欢迎和好评。

大数据:

清晰展现审执全貌

本次白皮书通过详细的数据分析全面呈现了宝山法院近三年涉民营企业民商事案件的审判、执行情况。

在审判方面,2016-2018年,宝山法院共受理涉民营企业民商事审判案件10935件(不含执行)。涉案件类型主要包括:商事合同类案件、房产类案件、劳动争议类案件、公司类案件、破产清算类案件等。

根据统计数据总结出涉民营企业民商事案件的三个特点:

一是涉民营企业民商事案件数量持续增长,2017年受理数同比上年增长38.63%;2018年受理数同比上年增长34.43%。二是涉民营企业民商事案件中,商事合同纠纷占比较高,三年共受理6188件,占比56.59%;房产类和劳动争议类纠纷居次,三年受理分别2804件、823件。买卖合同纠纷、承揽合同纠纷等传统收案类型的收案数总体呈持续增长态势。

此外,近三年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含金融借款、民间借贷)显著增加,2018年受理556件,比2016年增长了166.03%,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民营企业融资需求的趋势。与经济转型相适应,服务合同纠纷案件数增幅显著,2018年受理138件,比2016年增长了283.33%,反映出服务业经济的日益活跃和服务业领域纠纷的持续增长。三是涉民营企业民商事案件涉诉主体的经营领域相对集中。以2016-2018年三年受理的3420件涉民营企业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为例,涉钢铁行业的案件799件(占23.36%),涉运输业的案件556件(占16.26%),涉机械制造业的案件493件(占14.42%),涉金属材料行业的案件423件(占12.37%),这反映了宝山区的区域特点。

在执行方面,2016年至2018年,宝山法院共执结各类涉民营企业执行案件8967件(首次执行案件)。上述案件中,申请人为民营企业的案件有3239件,被执行人为民营企业的案件有7222件。

经过针对被执行人为民营企业的案件的分析,主要特点如下:一是案由相对集中。在被执行人为民营企业的案件中,以各种合同类民商事纠纷为主,约占45%。劳动争议类案件亦占了很大比例,占39.48%。二是各类案件的执行完毕率差异化较明显。劳动争议类案件和交通事故类案件执行完毕率较高,分别达到79.48%和88.89%;民间借贷类案件和普通商事合同类案件的执行完毕率相对较低,特别是民间借贷类案件,执行完毕率仅为38.30%。

典型案例:

以案说法提示风险

本次白皮书共选取了近三年来宝山法院审判、执行涉民营企业案件中具有典型或示范意义的8个案例,其中包括2例劳动争议类案件、1例房产类案件、1例公司间票据纠纷案件、1例破产清算类案件,3例涉民营企业执行案件。

通过典型案例的展示,更形象地向民营企业提示了在当前经济环境下面临的经营风险。例如案例一《“互联网+”新业态下的用人模式认定劳动关系需谨慎》、案例二《因客观情况变化解除劳动合同企业应支付经济补偿金》以及案例四《电子商业汇票被拒付持票民企向前手追索票款获支持》等对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下民营企业如何维护自身权益予以了提示。

同时,如案例三《承租人延付租金但未构成根本违约出租人主张解除房屋租赁合同未获支持》、案例五《积极促成和解、终结破产程序、挽救濒危民企、维护各方权益》等案件也反映出宝山法院一直树立在司法工作各个环节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的思维,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全方位、各环节为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

多重建议:

总结问题提出对策

白皮书披露,民营企业在经营管理及诉讼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在内部管理中存在着用工不规范、运行不规范等问题;在实际经营中存在着合同履行中常有违约情况、风险防范意识不足、融资活动常现纠纷等;在诉讼中也有着滥用诉权浪费资源、证据意识不强导致败诉等问题。

宝山法院在白皮书中对于企业如何规范运营、规避各类风险,提出了建议:从宏观层面,企业要练好自身内功,进一步优化经营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发挥好公司制度的优势,依法合理地应对公司转型。从具体层面,建议民营企业一是要加强内部风险管控,二是要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三是要完善公司管理模式,四是要完善合同管理,五是要提高应诉能力。从这五方面对民营企业的经营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白皮书同时也总结了涉民营企业执行案件影响执行效果的几个问题:一是不少被执行人偿债能力差,二是出资不实、资产混同等企业经营不规范现象较多,三是股东滥用资本认缴制度影响债权人胜诉权益的实现。

针对如何提高涉民营企业案件执行效果,白皮书提出了4条对策:一是提示民营企业既要诚信经营,又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二是用好执行追加制度,追加出资不实的股东为被执行人;三是用好“执转破”制度,从源头化解纠纷、公平保护债权人利益;四是加强执行联动,限制被执行企业工商信息的变更。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苑周刊 B01 数据+案例 提示民企法律风险 2019-06-05 2 2019年06月0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