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正处于从全面推开向纵深推进的新阶段,它所引发的强大震慑力令黑恶势力闻风丧胆,土崩瓦解,它所取得的巨大成效令人民群众扬眉吐气,额手称庆!
去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摆到工作全局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我党的执政基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一年多来,各地各级党政部门和政法机关统一认识,坚定决心,针对当前社会治安突出问题,剑指人民群众痛恨的黑恶势力,既霹雳雷霆,严厉遏制黑恶势力的嚣张气焰,又深挖细察,坚决打掉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彻底摧毁黑恶势力的帮派体系,铲除黑恶势力伸向社会的毒蔓。时下,“扫黑务全,除恶务尽”,业已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强盛态势。
一段时期以来,某些地方、某些领域带有黑社会性质的有组织犯罪和流氓恶势力犯罪活动猖獗,或恃暴强揽工程、欺行霸市;或以“黑”护商,不择手段疯狂攫取经济利益;或以商养“黑”,为犯罪活动的扩张提供经济后盾;或采用暴力、冷暴力等非法手段强买强卖、破坏生产经营秩序;或以“套路贷”形式非法高利放贷;或涉嫌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寻衅滋事;或明目张胆开设赌场,豪赌敛财;或从事非法采矿等违法犯罪,公然侵吞国家资源;或利用网络提供虚假信息,实施诈骗;或操纵基层选举、侵蚀基层政权,充当“地下组织部长”,“村霸”逞强一时;这些黑恶势力无论老形式还是新变种,无不令人发指,因为它们都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直接危害着政治和社会的稳定。如果我们不痛加打击,任其发展,不但人民群众永无宁日,改革开放和民族振兴大业也将毁于一旦。就目前诈骗组织而言,其正朝着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诈骗手法各式各样,如冒充客服、冒充公检法、“刷单”等,社会危害较大。据公安部此前发布的数据,近3年来破获的电信诈骗案例就有31.5万起。截至2018年底,共打掉“套路贷”团伙1664个,共破获诈骗、敲诈勒索、虚假诉讼等案件2162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6349名,查获涉案资产35.3亿余元。“套路贷”违法犯罪活动隐蔽性强、获利快、收益高且易于复制传播。许多受害人一开始贷款金额很小,但在犯罪嫌疑人的“套路”忽悠和威逼利诱之下,很快就背负上巨额债务,有的受害人为此倾家荡产,只能卖房还债,甚至被逼自杀。
应当指出:基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是在全面依法治国框架内的一次法治行动,因此,它亟需以法律为准绳,对黑恶势力进行依法严惩,切实把好每一起案件的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中央明确提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要确保每一起案件都成为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的铁案。”与之对应的是,今年4月,最高法、最高检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办理恶势力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办理黑恶势力刑事案件中财产处置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办理实施“软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等4个规范性文件,就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明确了涉黑涉恶问题的具体表现,统一了认定标准;上海率先出台《关于本市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的工作意见》,从操作层面为全国提供了依法打击“套路贷”的模式(司法程序及认定要件和量刑标准)。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必须与反腐败斗争紧密结合。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来分析两者的关系:一、某些地区、某些领域黑恶势力的迅速蔓延,有恃无恐,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党政部门软弱无力,懈怠、放任、渎职,养虎为患,使得那些黑恶势力遮天蔽日,党政部门这种不作为姑息养奸,无疑是一种祸国殃民的腐败行径;二、黑恶势力用金钱开道,把一批党政干部拉下了水,在党政机关甚至政法队伍中撑起一顶顶“保护伞”。扫黑除恶,必须要深挖和严惩黑势力在党政部门、司法机关中的“保护伞”和“黑后台”,对于包庇、纵容犯罪,甚至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活动的国家工作人员,不论是谁,都必须坚决依法严惩。中纪委十九届二次全会明确提出,“把惩治基层腐败同扫黑除恶结合起来,坚决查处涉黑‘保护伞’”。这意味着,打击黑恶势力“保护伞”的范围,将不仅仅局限于政法系统,也关涉地方的党政部门。
上海是举世瞩目的国际大都市,整体上已构建起公正、安全、法治的社会环境。虽说自2013年以来,上海已连续6年实现公众安全感与执法工作满意度双提升;去年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启动以来,上海已收集涉黑涉恶举报线索1985条,查处黑恶势力团伙194个,挽回经济损失5亿余元;今年1—4月,上海报警类110、刑事案件立案数分别下降11.4%和34.4%,但我们务必防止和克服“无恶可扫、无恶可除”的麻痹思想和松懈意识,而要站在更高的政治站位,以常备不懈的精神和一抓到底的韧性,把握好“打早打小”与“打准打实”间的关系,绝不给黑恶势力留有丝毫的生存空间。
扫黑除恶,时不我待,还社会一个清明的生态环境。——这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沈栖)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