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欺行霸市、强买强卖等涉黑涉恶行为被包装成“维权斗士”的职业打假人、伪装成“吊模斩客”的桃色陷阱……扫黑除恶更需要与时俱进的“雷霆手段”。地处中心城区的长宁区连续三年实现了涉黄涉赌警情“三连降”,98.8%的居民小区实现入民宅盗窃“零发案”,而让辖区居民安全感提升的背后是长宁区长久以来对于涉黑涉恶行为的“零容忍”。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长宁区按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总体部署,按照“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的基本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坚决铲除黑恶势力及其滋生土壤。
打假维权是假 敲诈勒索是真
对不法职业打假人说“不”!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要求重点打击“在商贸集市、批发市场、车站码头、旅游景区等场所欺行霸市、强买强卖、收保护费的市霸、行霸等黑恶势力”。
近年来,长宁区大力发展“互联网+生活性服务型”产业,辖区内携程、美团点评、拼多多等互联网企业扎堆,龙之梦、来福士、百联西郊等商场卖场云集。产业集聚的同时,也集聚了一些特殊的市霸、行霸。2018年7月,长宁成功侦破一起“职业打假人”的敲诈勒索案件,将犯罪嫌疑人王某东抓获。
原来,王某东经常以“虚假宣传”“食品卫生安全”“消防问题”等名义向市场监管、生态环保及消防部门举报,并以举报内容为谈判筹码,向商家索要“顾问费”,以打假维权之名,行敲诈勒索之实。“盒马鲜生”“迪卡侬”等十余家大型企业均曾遭到王某东的敲诈勒索,涉及长宁、静安、青浦等区,涉案总金额近20万元。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东现已被长宁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此件的处理大大震慑了滋扰正常经营秩序的“职业打假人”,也让门店商家挺直了腰板。
编织桃色陷阱 行使灰色手段
智慧公安精准打假“吊模斩客”
长宁紧邻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毗邻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举办地(国家会展中心),是上海连接国内、联系国际的重要门户。居民国际化程度较高,境外人口在全市占比约为20%。拥有的驻沪领事机构数在全市占比较高,外资企业、办事机构较多。
2018年,有境外人士反映,被不法分子骗至外区的酒吧、保健按摩场所内强制消费,俗称“吊模斩客”。
针对这一现象,长宁主动出击,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开展侦查,发挥“智慧公安”和大数据平台优势,加强研判,精准打击,成功了破获一起针对外籍人员系列团伙案件,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16名,涉案金额近20万元;该案件已经依法移送起诉。通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有力震慑了不法分子,为上海法治形象增加了国际影响力。
扫黑除恶在基层治理全覆盖
涉黄涉赌警情“三连降”
长宁区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贯穿于基层组织建设全过程,组织部门会同民政部门积极把好居村两委换届选举人选关,对1499名候选人进行全覆盖审查,取消不符合条件人选资格9人,选优配强基层干部队伍,落实好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这一“治本之策、关键之举”。
长宁区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贯穿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过程,特别是对涉黄涉赌场所等易滋生黑恶违法犯罪的区域,组织开展扫除黄赌毒专项行动。
2018年以来,长宁区涉黄涉赌警情出现大幅下降。长宁区接报案件数连续三年下降,年均降幅5%;重大恶性案件连续多年“零发案”;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类警情数、八类案件万人立案数均处于全市低位;2018年,全区93.1%的居民小区实现入民宅盗窃“零发案”。截至今年4月,全区98.8%的居民小区实现入民宅盗窃“零发案”;长宁区连续两届荣获全国平安示范城区称号。
经过不懈努力,长宁区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涉黑涉恶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涉黑涉恶治安乱点得到大力整治,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管理明显加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提升。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