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法治要闻

用11万个传感器织密普陀“安全网”

打掉14个恶势力团伙,查处一起“保护伞”案件

本文字数:2384

周某某涉恶案件开庭审理 普陀法院 供图

  □法治报记者  王川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普陀区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除恶务尽”,保持高压严打态势。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一起“保护伞”案件被成功查处。截至2019年6月15日,普陀区共打击恶势力团伙14个,审查起诉涉恶案件3件31人,审结涉恶案件3件13人。2019年1月至5月,全区110接警数同比下降18.6%,报警类110警情同比下降15.3%,立案数持续下降,有效净化了社会治安环境。

“案中取案”,被害人一方成被告人

周某某原本是一起刑事案件中的被害人一方,然而普陀区检察机关却在审查起诉该案被告人花某某一方时获取了周某某等人更多的涉恶违法犯罪线索。就这样,周某某等人很快也被提起公诉,从原本的被害人成为被告人。

2019年5月30日,普陀区人民法院对周某某等7人敲诈勒索罪、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一案依法作出宣判。

据了解,周某某等7人与花某某等人(已判刑)均为本市出租车驾驶员,因争抢本市部分宾馆、酒店出租车生意、婚姻生活琐事等积怨已久,双方摩擦不断。

检察官在审查起诉时发现,在花某某一案中,2016年12月初,周某某曾多次纠集多人挑衅对方,通过敲诈勒索、寻衅滋事等手段欺行霸市。

根据被告人花某某等人的供述及相关证人证言,均能证实周某某收取出租车驾驶员“保护费”,周某某及其手下出租车驾驶员在本市几个固定宾馆、酒店承接生意,与花某某一方为了争抢本市宾馆、酒店出租车生意,多次纠集韩金某、韩小某、杨某某、陈某等人,在2年内实施敲诈勒索、寻衅滋事、为非作恶、聚众斗殴等违法犯罪行为,欺行霸市,欺压百姓,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造成了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具有典型的恶势力团伙特征。

2019年5月30日,普陀法院经开庭审理后对本案作出宣判,判决第一被告人周某某犯敲诈勒索罪、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5年4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其余6名被告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年5个月至4年不等。宣判后,被告人周某某等人均未提出上诉。

同时,在这起案件的审理中,普陀法院发现被告人为垄断宾馆、酒店至浦东机场的出租车生意,通过给予部分宾馆保安、门童等人员好处的方式承接生意,造成出租车客运行业的乱象。为此,普陀法院于2019年6月14日向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发送司法建议,从加强宾馆、酒店内部廉洁自律教育、规范监督管理、整顿出租车候车业务等方面提出整改意见,填补行业监管、区域治理等方面的漏洞,实现打击与防范、治标与治本的有机统一。

此外,普陀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案发生后,区检察院对被羁押人员进行了全面线索深挖,目前尚未发现新的涉恶线索。

“打伞破网”,已查处一起“保护伞”案件

在深挖线索,打击涉黑恶势力方面,普陀区连出重拳,以实际行动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首先,开展全覆盖式排查整治。按照“有问题排问题,无问题排现象”的要求,发动各地区和各行业主管部门,紧盯容易滋生黑恶势力和乱象的重点行业、领域、场所,全区域开展线索滚动排查。为提高专项斗争的精准性、针对性、实效性,梳理了2018年1月以来信访件、“12345”投诉件、金融风险防控等专项工作领域的线索清单,汇总研判本区涉恶涉乱情况突出的问题形态、行业及地区分布。

普陀区对黑恶势力坚决“零容忍”,为进一步办好此类案件,普陀区统一了执法办案标准,建立健全情况信息通报、案件会商研判等工作制度,形成公安快侦、检察快诉、法院快审的政法机关协同办案机制。同时加大对“套路贷”等案件打击力度,审结了以郭某银为首的敲诈勒索、诈骗“网络恶势力”团伙案,以及上述周某某等出租车行业从业人员敲诈勒索、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案等一系列案件。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普陀区坚持贯彻“两个结合”“两个一律”要求,以“打伞破网”为主攻方向,区政法机关与纪检监察机关紧密配合,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专项斗争以来破获的涉黑涉恶案件逐一进行“一案三查”。区纪委监委还先后对全区60个为民服务窗口及站所单位开展两轮监督;对2018年以来收到的所有信访件进行全面排查,逐一深挖。目前,已经查处“保护伞”案件1件1人,且已转送司法机关并作出判决。

筑牢基层,11万个传感器织密“安全网”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普陀区坚持把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的治本之策、关键之举,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成为扫黑除恶的“政策宣讲员”“行为监督员”。对全区基层党组织开展两轮软弱涣散党组织排查,对居村“两委”换届中3850名候选人进行资格联合审查,取消12名不符合条件候选人资格;对2名在换届后产生违纪违法行为的居村干部给予党纪处分。

同时,普陀区积极引入科学技术手段开展综合治理。运用“智联普陀城市大脑”、“雪亮工程”、“智慧公安”、社区楼宇智能安防系统以及大数据平台等现代科技手段,将各渠道收集反馈的线索进行比对碰撞、串并分析,不断完善信息线索发现、上报、流转、核查、处置、反馈工作机制,努力实现精准预防、有效打击。其中,“智联普陀城市大脑”系统重点聚焦“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通过“神经元”网络实现超过11余万个传感器的“互联、物联、数联”。据统计,2019年1月1日至5月31日,传感器共报警10.55万,处置10.1万,处置率95.8%。

近年来,普陀区深入开展“五违四必”综合整治、无违建居村创建、打击互联网非法金融活动、关闭低端初级市场(2013年有各类初级市场102家,近年来陆续关闭了曹安蔬菜批发市场、铜川路水产市场、曹家渡花鸟市场、真光地区光彩市场等大型低端市场35家)等,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持续压缩“藏污纳垢”的空间,全区报警类110警情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下降,为本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奠定了基础。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要闻 A02 用11万个传感器织密普陀“安全网” 2019-06-17 2 2019年06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