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法治综合

国际禁毒上海论坛中外学者参观上海艺术戒毒项目

戒毒康复“艺术疗法”三年戒断率逾六成

本文字数:829

国际禁毒上海论坛中外学者参观艺术戒毒项目 通讯员 刘春燕 摄

  □记者  陈颖婷

本报讯  书法、绘画、篆刻……这些艺术活动成了戒毒康复中的良药。国际禁毒日即将来临,日前,30名来自各国的禁毒方面的专家学者参观了静安区和金山区戒毒中心及康健希望印社的艺术戒毒与康复项目和展览。各国学者讨论了各国的戒毒新方法和毒情态势。

6月12至14日,由上海大学毒品与国家安全研究中心、国际酒精与毒品史学会(ADHS)、上海市法学会禁毒法研究会、英国思克莱德大学医疗社会史研究中心(CSHHH)、英国惠康基金会共同主办的“国际禁毒上海论坛暨社会、政府和科学同精神活性物质的关系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大学举行。此次艺术戒毒项目的展示是论坛的重要内容之一。

静安区戒毒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艺术戒毒是指以艺术活动为手段,具有艺术和教育双重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静安区在戒毒康复实践中,将艺术戒毒的方法运用到社区戒毒康复领域,积极引导药物滥用人员参加各类艺术小组活动,帮助他们戒除毒瘾,艺术戒毒助力社区康复,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从2012年起,静安区的14个街镇中,有超过100余名对象陆续参加了150余节的小组活动,包括有:中国水墨画的学习、中国传统剪纸的学习创作、雕刻串珠的活动、手工编织布贴创作、舞动奇迹等形式各异的艺术学习小组。8年来参加艺术戒毒小组活动的有60多个药物滥滥用人员改善了家庭关系,有82%的组员主动求职且持续就业,有18名组员成长为同伴辅导员,三年戒断率达到68.3%。

金山区则建立了一种帮助戒毒人员树立主动、积极戒毒意识的方法——“艺术疗法”戒治模式。该模式结合金山传统文化,组织戒毒人员参与金山农民画、“土布贴画”“石头画”等学习小组,建立健康兴趣爱好,掌握技能。定期的艺术学习活动给戒毒人员带去心灵上的寄托,不再空虚无聊,从而促进戒毒人员保持操守和控制心瘾。

在上海康健希望印社,则探索出了一条以学习篆刻艺术为抓手,帮助服务对象用自己的篆刻技艺走市场化的良性互动之路。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6 戒毒康复“艺术疗法”三年戒断率逾六成 2019-06-17 2 2019年06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