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域外之音

国外高考怎么考?

本文字数:3088

印度高考现场

韩国家长为考生祈祷

  说起高考,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异常艰辛的高考“备战史”。那其他国家的高考情况怎么样呢?本期“域外之音”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各国的高考。

【德国】

大学录取分水岭从五年级开始

作为传统欧洲大陆高等教育系统的代表,德国的高等教育及其入学制度,都和英美系的架构存在着根本性的不同——这里没有“高考”,学士和硕士学位制度都是近年来才逐渐普及的;大学执行的是彻底的学分制,也就是说个人完成学业的年限可以自行掌握;大学里多大年纪的人都有,拖家带口抱着孩子读大学的也不在少数;德国大学执行宽进严出制度,各所大学的毕业率在30%至50%之间。

德国没有“高考”这回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进入大学就是件容易的事情。每年想要进入知名大学王牌专业的学生们,同样竞争得头破血流。想要进心仪的热门专业,不仅需要令人刮目相看的中学毕业考试成绩单,最好还能有足够优秀的海外交流学习经验和出色的实习表现。在这场高等教育竞争的另一端,德国高度发达的职业教育体制,为那些不愿意从事枯燥理论学习的学生们,提供了另一条成才之路。

德国孩子6岁或7岁开始上小学,经过4年的学习之后,根据各自的成绩和学习表现,会被分入文理中学、实科中学以及九年制中学。进入文理中学的孩子,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会选择在18至19岁中学毕业后,通过难度颇大的中学毕业考,也就是实际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并申请进入大学;实科中学的学生则在16到17岁就可以毕业,其中成绩优秀的一部分人可以申请转入文理中学,从而圆自己的大学梦,更多的人则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开始边培训边赚钱;而九年制中学的学生16岁就能毕业,他们理论上也存在可以转入文理中学的可能,但是由于之前的课程难度差距与文理中学实在太大,绝大多数毕业生都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

好不容易通过了中学毕业考,还有更加严峻的任务在前面——如何在申请材料中,说服每天都要处理如山的同样表格的评审委员会,以获得自己心仪学校的录取通知,是每一个准大学生都必须面对的压力。德国采取的是各所大学自行招生的制度,除了部分热门专业如医学、企业经济学、心理学由专门机构分配部分学习位置之外,其他情况下大学都享有很大的自主权。

【韩国】

不吃海带怕落榜

韩国高考又称为“大学修学能力考试”,考试科目为语言、数理、社会或科学探究、外语和第二外语等5门,考生从早晨8点40分开始考试,要在一天内考完所有科目。这段时间,整个韩国的空气中似乎都弥漫着紧张气氛,曾有韩国学生形容本国高考是场“核战役”。

每年高考那天早上,除了一些特殊行业和岗位的人之外,大部分企业都要晚上班一个小时,为的就是让考生不受交通不畅的影响。警车当天上午主要任务也是为考生服务,专门输送迟到的考生。就连股市也推迟开市、提前闭市。

有的低年级的学生会给参加高考的学长们跪地叩拜行大礼,以表示衷心的祝福。此外,周围亲朋好友们也会送礼物给考生,这个礼物主要是年糕和巧克力,就是为了祈愿考生能像年糕一样榜上有名。最忌讳的就是海带了,考生是绝对不吃海带的,因为海带比较油腻,吃了有落榜之嫌。

为了考上一个好大学,做父母的从小学开始就为孩子做铺垫,让孩子学习各种各样的知识,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有的小学生甚至一天要上6个补习班,到了晚上九十点钟才能回家,非常辛苦。

一旦进入高中就进入战备状态了,韩国考生当中就有这么一种说法,“如果你想每天睡4个小时,你就别想上大学了”。韩国的高三生基本上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的觉,剩下时间都是在学习,但是事实上韩国大学的升学率已经超过了80%。

【西班牙】

考试读不懂题可问监考老师

西班牙的高考制度由两部分组成:必修课考核和选修课考核。必修课考核占高考成绩40%,其余60%则来自高中平均成绩,满分为10分。必修课考核是进入大学的关键,另一部分是选修课考核,可在总成绩的基础上加4分,最高分就达到了14分。选修部分对热门专业的竞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西班牙高考题量少,考试强度小。数学只有4道大题,英语也只有三种题型,阅读理解、完型填空和一篇由100-150个单词构成的命题作文。

西班牙高考的考场气氛轻松,考生如对试卷有疑问,可以向监考老师咨询。例如,学生对词语不理解,老师会告诉他们这个词的确切含义。

尽管气氛宽松,西班牙对考试作弊的处罚十分严厉。如发现有考生作弊,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立即停止其考试并取消其考试资格。

【印度】

凌晨三点钟上补习班

印度的高考不实行全国性的统考制度,由各大学自己出题考试。各校考试通常都在每年的4—6月间举行。由于不实行全国统一教育,学生反而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虽然没有统一考试,但印度是人口大国,为了能够打败众多的竞争对手,考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由于一分之差在高考成绩的排名上有可能相差二三十名,因此印度各种名目的辅导班、辅导中心泛滥。

对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高等教育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印度有12亿人口,每年有上千万高中生毕业,但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中只有三分之一能幸运入学。

激烈的竞争对印度学子造成的压力也非常大,许多学生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起床,然后参加各种校外辅导和进行残酷的学习,一切都是为了参加5月底举行的12年级毕业考试。

印度的高考和随后的大学入学考试通常都在五六月,这正是印度最热的季节,持续高温加上在各个学校间奔波,学生的体力和意志力都将受到严峻考验。

【日本】

落榜生被称作“浪人”

每年1月,日本都会陷入周期性的全国性气氛之中,因为高考之战就此拉开序幕。在1月份的第一轮全国“会考”之后,考生们还会在2、3月接受第二轮考试的考验。

尽管日本已进入全民大学时代,但顶尖大学依旧只是极少数。报考公立大学的学生要参加两轮“高考”,第一轮是类似中国“会考”的全国性考试,要想报考全国82所公立大学和74所私立大学就必须先参加会考,接受第一轮淘汰。“会考”的总分很重要,因为很多公立大学为报考学生设立了最低分数线。成绩公布后,考生可向其中意的大学提交报考申请,由学校自行组织第二轮考试,是否录取则综合两轮考试的成绩而定。

日本高考题目一度向难题化、偏题化发展。日本电视台的不少娱乐节目经常搬出高考原题为难嘉宾,讽刺“这种题目连研究人员都不一定能做出来”。激烈的竞争意味着很多学生都无法考上心目中的理想学校,很多名落孙山的考生选择来年春季重考,他们被称为“浪人”。

【墨西哥】

高考次数最频繁

高考次数最多的国家恐怕要属墨西哥了。在墨西哥,不管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全部是进行自主的招生考试。

按宪法规定,墨西哥人人有免费受教育的权利,包括上大学。但实际上由于国家财力有限,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免费高等教育。据了解,墨西哥最大的公立大学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录取率仅为7%,93%的考生都被拒之门外。这些落榜的考生怎么办?一是尝试考其他公立学校,二是报考私立学校。私立学校是根据市场需求建立的,所以,只要经济能力许可,学习成绩不是太差,就有可能进入私立大学学习。

在墨西哥,各种考试的机会非常多。这里没有全国统一高考,不管公立还是私立,各校都是自己主持入学考试,特别是私立大学,根据报考学生数量,几乎每月都会安排考试,这次没考好,回家复习复习接着再考,又没考好,继续考。

由于公立学校考生多、位子少,录取分数线要求比较高,录取学生采取的是严进的办法。私立学校基本是按市场规律办学,生源是它生存的一个重要基础,因此,对学生实行的是宽进的办法。但不论公立还是私立,学生要毕业都必须达到规定的成绩,实行的都是严出的办法。(综合自人民网、三湘都市报)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域外之音 B08 国外高考怎么考? 2019-06-18 2 2019年06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