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上海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委托,由华东政法大学陈晶莹副校长牵头,“互联网+法律”大数据平台具体组织执行的课题“法治上海战略规划研究”在上海市司法局举行开题会。
陈晶莹对课题总体框架作了相应报告。她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时强调,要完善法治建设规划,提高立法工作质量效率,为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上海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创新发展的排头兵,必须在法治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因此,认真研究法治上海战略,进一步强化法治上海战略顶层设计,这对推动新时代上海建设发展将起到重要助力作用。学校和课题组有信心、有能力将课题做好做实。
华政“互联网+法律”大数据平台常务副主任童潇向与会专家汇报了课题的主要内容,表示课题将从上海法治建设的现状分析入手,梳理上海在立法、司法、执法、普法等方面的经验,总结归纳上海法治建设面对的问题,从而提出未来法治上海建设的总体战略,进而提出推进上海法治建设的具体举措。希望通过研究,形成一份既有问题导向,又有战略导向的,掷地有声的研究规划。
与会人员分别就课题顶层设计理念、课题研究方法、基层服务经验、制度设计特色、基层实地调研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与会专家肯定了课题研究思路,认为课题立论高远,方向正确,具有前瞻性,建议课题组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方面进行法治顶层制度设计,梳理政府权力边界,注重增强公民权利保护,将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重大调整,作为课题参考的重要对象。与会专家鼓励课题组深入基层调研,关注基层普法情况,明确基层建设着力点,增强课题的可呈现性与可感知性,确保上海法治建设规划有的放矢、符合实际。
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长罗培新对会议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课题研究提出了期许与建议。他指出,课题研究应围绕打造与卓越全球城市相匹配的法治环境展开,分别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维度展开论证;课题研究既要“上接天线”,又要“下接地气”,要重点理解把握法治政府建设、依法治市工作要点,深入基层调研,寻找目前法治环境治理的痛点难点;应整合现有资源,内外联动,推动课题取得良好研究成果。 (华政供稿)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