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昨天,以“拓展‘智能+’、打响‘上海制造’品牌”为主题的2019年上海市智能制造推进大会在上海电气集团召开。会上发布了《上海市智能制造行动计划(2019-2021年)》,记者获悉,到2021年,上海将打造成为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新高地,建设100家国家级示范性智能工厂、1000家“三省一市”互认的智能工厂。
《上海市智能制造行动计划(2019-2021年)》提出,到2021年,上海将打造成为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新高地、核心技术策源地和系统解决方案输出地,推动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发展。即实现100项“卡脖子”的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与关键部件首台套(首版次)突破;全力打造汽车、电子信息两个世界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培育10家科创板上市企业,牵头制定50项智能制造标准,培育2-3家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同时还将实施上海智能制造“十百千”工程,培育10家10亿元规模、1-2家100亿元规模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打造10家智能制造标杆工厂、10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推动1000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实施智能化转型。并推进长三角智能制造“百千万”工程,建设100家国家级示范性智能工厂、1000家“三省一市”互认的智能工厂,推动10000家规模以上企业实施智能化转型。
下阶段,本市将实施智能制造“六大重点行动”。持续实施重点领域补短板行动,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装备和核心零部件,攻克一批智能制造共性技术与软件,培育壮大一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实现硬件更高端,软件更智能,集成更协同。推进汽车、电子信息、民用航空、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绿色化工及新材料等行业的智能化转型和新模式应用,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化,新兴产业规模化,特色产业高端化,打造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本市还将打造“一核一带”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推动长三角智能制造协同发展,在标准制定、产业链对接等方面深化合作;加强国际交流,加快上海企业“走出去”步伐。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