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川
本报讯 距离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已不到一周时间,各居民小区是否已经准备就绪?日前,普陀区垃圾分类时尚办、区委大调研办、区绿化市容局、区房管局、区地区办、区城投公司以及各街镇分管领导深入基层一线,联合实地调研。调研发现,区内湿垃圾的纯净度已经达到90%以上,湿垃圾分量日益增多,但处置力量相对薄弱,给垃圾清运带来一定影响。
调研团在对6个居住区的实地走访中发现,不少老旧小区内的道路很窄,1吨运量的湿垃圾驳运车进出困难,作业空间更是无法开展。在安居兰庭,工人们介绍,他们要用三轮短驳车先把湿垃圾驳运到附近的中转点,再拨付到大车送至终端处置。针对这些三轮短驳车设备简陋、“跑冒滴漏”等问题,调研团立即召开现场办工会,明确湿垃圾收运必须“以桶换桶”,由街道对接湿垃圾收运企业,排摸湿垃圾驳运车可进入小区收运的交付点,统一收运,杜绝二次污染。
面对湿垃圾增多而处置力量跟不上的窘境,全区5家湿垃圾清运公司将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及时预警、加强沟通、快速反应,确保不发生湿垃圾滞留小区的问题。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