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法治随笔

■法官手记

又见敦煌

本文字数:831

  □王长鹏

“我就是要听你告诉我这里是敦煌啊!十年啊...我终于回来啦!”原来是他,那个凿空西域,被誉为丝绸之路开拓者的张骞。一个简短而有力的开场,拉开了《又见敦煌》的帷幕。

整场演出共分四幕。在第一幕里,除了彬彬有礼的讲解员,还有精心装扮的历史人物,有的源自敦煌遗书和莫高窟壁画,有的则来自佛经和历史典故,从西晋的索靖将军到敦煌研究院的首任院长常书鸿,他们依次出现在舞台中央,脚下布满了白色细沙,仿佛就像当年丝路的漫漫沙程。最后,他们所站之处流沙四溢,似乎又要将他们再次埋入历史。

第二幕透过黑暗中的一丝微光,能够隐约看到一群工人和一个道士。“把脸抹红祖先就不认得我了吧,把脸抹红菩萨就不认得我了吧?”在民间的传统里,当行有悖伦常良知之事时,总会把脸抹红,就像刑场上的刽子手一样。不管当初的他们是否真的知道自己搬了什么,至少这像极了今时今日我们的心情,而站在一旁备受煎熬的那个道士就是当年变卖莫高窟珍宝的王圆箓。“我不过是个小人物啊,你们行行好,动动手指,就把我这一页翻过去吧!”刹那间,似乎整个房间都在巨浪中前行,整面墙壁浮现出堆砌在一起的集装箱,每个隔箱里都有一个菩萨造型的壁画人物若隐若现,仿佛要挣扎出来一般。或许,真正有资格原谅王道士的只有他们了吧。

第三幕演绎的是历史典故,每个房间的每个视角都分别散落着一个故事,遍布于这个方寸之间的暗房上下与四壁,故事最后出现的是流沙瀑布,透过头顶的玻璃仿佛看到了曾被黄沙掩盖的敦煌历史。

最后一幕我们来到了一个剧院式的舞台,在这里,敦煌千年历史上的人物们再次登场,是西晋的索靖将军,是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还是点亮宫灯迎接悟真的唐宣宗,不管历史中的他们是化作了沙洲白骨,还是刻在了石窟壁画亦或是隐藏于残卷字间,这一刻,他们都在这里汇聚重生。最后,在黄琦珊演唱的《千年一瞬间》里,这千年的敦煌历史谢幕了,留在脑海里的或许只是一瞬间,却不曾想,这一瞬间历经千年。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随笔 A05 又见敦煌 2019-07-08 2 2019年07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