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紧紧围绕“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工作目标,凝神聚力,真抓实干,挂图作战,攻坚克难,不断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如期打赢“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7月5日,黄浦区法院首次发布执行工作白皮书,聚焦“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对2016-2018年执行工作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回顾,并首次发布十大执行典型案例。
稳妥推进执行体制改革
作为上海高院确定的五家执行体制改革先行试点法院之一,早在2016年6月,黄浦区法院就集全院之力,完成了执行裁判庭的设立和执行局内设机构的调整,确立了执行裁判与执行实施相分离的新模式。
改革后,根据执行实施案件的特点,黄浦区法院探索建立执行实施类案件集约化办理模式,实行同类执行行为归口统一实施,执行指挥中心统一发起网络财产查控,执行司法警察中队分片区专人集中办理线下财产查控,提高工作效率。
针对所谓“执行不能”案件,黄浦区法院则探索建立了终结本次执行程序案件(简称“终本”案件)长效管理机制,确保“终本”结案符合法律规定;“终本”结案后发现被执行人有财产的案件,及时恢复执行。
与此同时,黄浦区法院还围绕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行的要求,切实发挥执行指挥中心在执行工作中的枢纽作用。
专项行动解决突出问题
为加大执行威慑,近年来,黄浦区法院相继开展了清晨集中执行,打击恶意抗拒执行、规避执行,涉民生执行,金融“猎狐”行动,房屋腾退执行等专项活动,掀起了决战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热潮。
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连续开展清晨集中执行行动,累计传唤被执行人到庭接受调查157人次,采取拘留措施143人次,累计执行到位金额800余万元。同时,持续打击恶意抗拒执行、规避执行行为。2016-2018年,先后对2起拒不执行判决案件作出有罪判决。
针对追索劳动报酬案件,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案件,医疗损害赔偿案件,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等这类涉民生案件,黄浦区法院累计执结各类涉民生案件500余件,执行到位金额2000余万元。
执行联动强化联合惩戒
在“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中,黄浦区法院紧密依靠黄浦区委、区政府支持,依托黄浦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区联动,不断加强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联合惩戒。2017年12月,该院与黄浦区委政法委、黄浦区依法治区办联合制定《关于进一步推进黄浦区执行联动机制建设的意见》。2018年1月,该院与区公安分局签署了《关于依法加强和规范协助执行若干问题的实施办法》。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