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2版:非常阅读

法治媒体人探寻反腐良方

本文字数:1615

  目录

01名记受贿案:敲响新闻腐败的警钟

名记者与大时代

名记者光环下的丑恶,罪行累累有罪?无罪?此罪?彼罪?

法槌终落,罪责刑相适应

02国企掌门人落马实录:深度解析国企腐败病灶

改制“受益者”,牵出“改制财神爷”

正厅级红顶商人,改制中大权独揽埋祸根

国企改革是块大肥肉,有利益就有权钱交易

“沦陷”于国企改制,腐败个案以警后世

监督运行机制失灵,国企腐败呈现“新形势”

03国企精英挪用公款1.4亿元、贪污2000万元:亲情腐败何时了?

(略)

《贪腐透视录:一线媒体人的法律观察》

易炜翰  著

中国法制出版社

【编辑推荐】

☆曝光腐败现象的假丑恶,呼唤法治社会的真善美

☆资深法治媒体人还原案件,探寻反腐良方,观察发人深省

【内容简介】

本书拣选25个具体的贪腐案例,为读者全面呈现了近年来贪污腐败的各种不同形态,涉及各个部门(行业)、各个层级,采用纪实文学的方式,实录贪腐行为的不同侧面,探究产生腐败行为的深层次原因,并在每个案例后给出“观察”,力求在分析现实案例的基础上,提供反腐败的建议。

本书有很强的可读性,希望读者能够从阅读中得到警示,在阅读外与腐败行为作斗争。

【作者简介】

易炜翰,曾任政法媒体编辑部主任,新闻本科、宪法学行政法学研究生,拥有法律职业资格、会计师职业资格,现正在美国缅因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律硕士(LL.M.)。著有法制纪实文学《红顶庄家》,主编《法律的温度》,参与编著《远离贪腐》等多部丛书。

【前言节选】

一个时代的落幕,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当前,全国检察机关的内设机构——反贪污贿赂局、反渎职侵权局等履行职务犯罪侦查职能的部门已全部转隶至各级监察委员会。

2017年11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在全国各地推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决定。

这意味着曾以检察机关为主导的反腐败格局发生了巨变。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在反腐败大格局中,检察机关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1989年发轫于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的成立,到1995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正式挂牌,检察机关擎起了中国反腐败的大旗。2005年全国检察机关成立反渎职侵权局,渎职——这一不落腰包的腐败正式纳入了反腐败格局中。

检察机关在宪法法律框架内,摸索出了一条实体与程序并重、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并重,统筹兼顾办案力度、质量、安全和效果的中国特色反腐败之路。检察机关同时积极推进侦查机制改革,运用“抓系统、系统抓”等灵活创新的方法,查办了一大批贪污贿赂犯罪大要案件,为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维护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时移势易。

当前,依法治国成为主旋律,反腐败成为全党全国工作重心。确立监察委员会作为国家机构的法律地位,作为反腐倡廉的主力军,充分彰显了监察委员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从此,反腐败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本书展现了近年来检察机关查办的一系列典型案件。从腐败发生的领域来看,有金融腐败、国企腐败、拆迁腐败、医疗腐败等;从腐败的特征来看,有亲情腐败、情妇腐败、集体腐败等;从腐败的人员构成来看,有政府高官,有国企高管,甚至还有最基层的清洁队队长、乡镇土管员。

有的腐败形式频频见诸报端,有的腐败领域已成重灾区,有的腐败手段刚刚出现。无论腐败的外衣如何变幻,腐败的内容如何变化,腐败的所有特征都指向两个字:贪念。

有权的,想把权变成钱;有钱的,想把钱化成权。没权的,想要有权;没钱的,想要有钱。有的替家人谋利,以权谋私。有的为讨情妇欢心,胆大妄为。有的为了点蝇头小利,就闯下滔天大祸。欲望、贪念、交易,反反复复,形形色色。在权钱交易间,滋生了各种各样的利益交换,上演了一幕幕贪婪丑态。

既然人类的原始欲望先天存在,那么贪念这一主观原因已昭然若揭。

造成腐败的客观原因却异常复杂:有权力运行、体制机制、监督监管,等等。

分析腐败成因的最终目的,是想寻找根治腐败的路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非常阅读 B02 法治媒体人探寻反腐良方 2019-07-10 2 2019年07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