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老法今说

古代五位状元之“最”

本文字数:940

  最襥的状元—胡旦

宋太宗元年,吕蒙正到山东某县游览得到知县大人的款待,却因自己所作的诗“挑尽寒灯梦不成”而被县令公子讽刺为“瞌睡汉”。他非常气愤。勤学之后第二年便一举夺魁。吕蒙正就写信告诉了那位公子,公子看完信冷笑一声:“待我明年第二人及第,输你一筹。”第二年,新科状元正是这位公子——胡旦。

最能吃的状元—李蟠

李蟠是个典型的吃货,动作又慢。他在殿试时揣了36个馒头。天黑了大家都交卷了他才刚开头,还央求考官让他慢慢写完。又厚着脸皮要了几个馒头,挑灯夜战,一直写到深夜才交卷。康熙帝知道后,不但不怪罪,反而认为这是一位难得的苦学之士,竟破例让他当上了头名状元。

与他同榜的探花作诗一首调戏李蟠:“望重彭城郡,名高进士科……一般难学处,三十六饽饽。”

最无辜的状元—陈安

朱元璋年间,陈安高中榜首,成为大明第六个状元。而且这次中进士的都是南方人,更巧的是,三位主考官也都是南方人。

这下北方同学不干了。纷纷上告主考官偏袒同乡,贬斥北方士子。朱元璋大怒,命张信、陈安等12人复查。这时又有人举报考官有意将北方考生水平不高的试卷交皇上审阅,这莫须有的事令朱元璋震怒,将陈安革除功名,车裂而死。陈安仅仅做了不足20天的状元,便死于非命。

最传奇的状元—史大成

史大成是清朝浙江所出的第一位状元。当时浙江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说浙江的状元在大清朝是“始于史,终于钟。”殿试时,他的试卷被主考官拟为第三,皇上御览时,十分推崇他的书法,说:“此人楷书工整,必定是个正人君子。”于是钦定他为状元。巧合的是,浙江所出的最后一个状元叫钟骏声,惊人地验证了“始于史,终于钟”的说法。

“出任CEO 迎娶白富美  走上人生巅峰”——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应该可以理解为古人对于“金榜题名”的最大幻想了吧。

(本版均整理自光明日报、青春成都)

最侥幸的状元—毕沅

毕沅是军机处的一个小官,两个同僚对他说:“我们书法好,肯定能中状元。你就别瞎想了,给我们帮忙吧。”清朝殿试确偏书法,书法不好的毕沅就答应了。

当夜,一封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奏折转到军机处,毕沅详加研读。谁料第二天殿试题目正是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毕沅胸有成竹,挥笔立就。开榜结果,毕沅高中状元。同僚们得知后无不嗟叹。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老法今说 A07 古代五位状元之“最” 2019-07-17 2 2019年07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