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文沁
有人说,张爱玲的一生可以用她的两本作品集来概括——《流言》和《传奇》。她的一生确实充满了流言,这些流言对于她来说,无疑也是种压力,是对她精神实实在在的折磨。她的笔下,也不缺乏类似的人物,《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第一炉香》里的葛薇龙,《小艾》里的小艾,她们的人生都被流言缠绕,虽然有着或喜或悲不同的结局,但她们的人生被刻上了擦不去的印迹。正如张爱玲,她没有办法使得流言散去,可是我却觉得,她的人生,恰恰是因为这些流言,才更显得传奇无比。
《茉莉香片》是我初识张爱玲读的第一本小说,主角聂传庆是一个心理障碍者。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对这个角色产生了无比的好奇,竟想要去探索,探索他如何将自己逼到绝处,更是叹息,那时的社会终究摧残了一批年轻人的身心。能让我如此沉迷其中的,除了张笔下那灵动的文字,我竟再想不出什么合适的理由来,张爱玲用她亲身的经历,无比细腻的感知,将一个缠绵悱恻的故事娓娓道来……
随着年龄的日渐增长,对张的认识也更深一步,我也开始看一些传记,了解她的人生境遇、悲欢离合,友情、爱情、亲情。她的一生很难用世俗的眼光去评价,无所谓喜或悲,只是比常人多了些人生的经历,这些或欣喜或坎坷的经历,造就了这样的一个张爱玲……
曾经有一位和《十八春》(即《半生缘》)中女主角“曼桢”遭遇相似的女子看到这本书,不由得百感交集,并试图见一见张爱玲。虽然张爱玲最终没能见到这个几乎是从她笔下走出的女孩子,但足以告诉后人,她笔下的故事,当然我更愿意把它们称之为“传奇”,并不是所谓世俗的“传奇”,而是真实的,来自于平常人们生活中的“传奇”。
有人说,是时势造英雄,动荡的年代中才有了这么一个张爱玲,我认为这是绝对的谬误!无论身处何时,她还是会成为无人匹敌的文化大师,只因为她有一颗对待生活认真态度的心。
再多的“流言”,也挡不住一个“传奇”,“流言”,终会止于“传奇”!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