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任达华被刺案倒逼加强对精神病人管控

本文字数:1106

  □王恩奎

7月20日上午,香港演员任达华在中山参加一场商业活动时,突然遭遇一名男子近身行刺。现场安保人员迅速将行刺男子抓获。经初步审查,嫌疑人陈某对持刀故意伤害任达华先生一事供认不讳。经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病学专家对嫌疑人进行精神检查和初步医学诊断,陈某存在精神障碍(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俗称“妄想症”)。(7月21日《南方都市报》)

一个“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群体,屡屡扮演暴力犯罪的角色,让人陷入无所适从的无奈和恐慌之中。凸显当前在对精神病人管控工作中,存在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力量薄弱、对贫困患者救助不足、防治信息收集困难等问题。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7年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各类精神疾病患者人数在1亿人以上,我国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超过1600万。而住院治疗的患者不超过12万。每年由精神病人引发的刑事案件,达到万起以上。然而公众对精神疾病的知晓率尚不足5成,就诊率则更低。

精神病患伤人毁坏他人财产事件频发,给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心理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一大隐患。精神病人,包括有暴力倾向的精神病人,主要由家庭进行监护,一般情况下也多由病人家庭买单。对于很多家庭来说,家中有人患上精神疾病,往往会背上沉重包袱,甚至给全家带来“灭顶之灾”,精神病患者被家人“囚”之以笼的新闻也屡见不鲜。

由于我国《民法通则》对精神病患者监护人的相关规定并不完善,导致现实中经常出现监护人“三不管”状态,成为社会的一大安全隐患。他们有时候看上去跟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但随时可能会用意想不到的方式剥夺无辜者的生命或是健康安全。虽然法律规定,在必要的时候,精神病人由政府强制医疗,但目前的收治能力严重不足,这些都是精神病人肇事肇祸的主因。

防止精神病人肇事肇祸事件的频频发生,需要编织一张政府、社会、家庭共同关注和保障精神病人的防护网。一是建立定期排查机制。建立精神病人档案,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排查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情况,随时掌握动态,保证精神病患者在监管监控之中。二是建立部门衔接机制。公安机关与卫生、民政、司法等政府各职能部门建立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收治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流通报情况。三是建立责任考核机制,强化考核。将肇事肇祸精神病患者管理工作列入政府综合治理考核内容的基础上,出台更为详细的考核要求,明确职责、任务等,定期督察,加强常态化管理,形成齐抓共管、社会联动的工作格局。如果从家庭到社区、从医院到政府,都能给予尽量多的帮助和支持,那么就可以让更多精神病患者走出阴影,也有利于减少公共安全的隐患,让整个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 任达华被刺案倒逼加强对精神病人管控 2019-07-23 2 2019年07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