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困难找警察”,这个观念已经固化在许多人的心中。遇到急难险情,找警察帮忙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打110了。但如今,无效警情在110报警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其中有群众不了解110职能的,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恶意或骚扰类报警,这些“假警情”让不少地方的110指挥中心非常头疼。
据统计,2015年,山东青岛公安共接到无效报警、恶意报警达9万多起,日均上百起;河南省各级公安机关110报警服务台共呼入电话2251万多次,无效、骚扰警情就达101.27万起。“不想写作业、报警抓妈妈”、“猫狗上房,求解救”等等这样的奇葩警情让警察们大跌眼镜。
那么,国外的紧急报警电话都承担哪些职能?是否也有类似的报假警情况发生?对占用宝贵的警用通讯资源、恶意骚扰的行为有怎样的处置或者处罚措施呢?
【澳大利亚】
恶意假报警 最高判三年
在澳大利亚,紧急救助电话很好记,是000,不管是求助于警察、火警或者救护车,如果不知道确切电话都可以拨打这个,由接警中心负责部署具体的救助事宜。无效的报警电话在澳大利亚经常发生,对恶意骚扰和误报警,警方会区别对待。根据南澳警方的统计数据,2014年,虚假报警电话多达1万起,由于大部分虚假报警电话是通过公用电话打出来的,警方有时候很难追查。其实,对于虚假电话,警方也会判断属于恶意虚假电话还是误报了假情报。对于恶意的虚假电话,一旦被查实,将可能会判罚高达3年的监禁,并可能需要完成社会服务令,也就是义务为社会做一段时间的劳动服务,不过真正被逮到的例子并不多。
对于误报假情况,但是因误会而起,澳大利亚警方通常不予追究。如果是一些小孩子出于好奇或者是误打了求助电话,通常情况下紧急求助中心会立刻打回电话给孩子的家长,在确认家中一切正常,只是孩子误拨了电话之后,求助中心才会挂断电话。而对于成年人则就完全不同了,比如说遇到火灾要打000,但是如果消防车来了没有火灾,保险公司也不会负责索赔,相反白报警者还要负责火警出车的费用,通常火警出车的费用在500澳元甚至更多。
此外,对于故意报假险的澳大利亚人,该起诉的由警方拘留,一切从严处理。通常被告会被控以虚报假警导致警方调查,滥用紧急服务中心电话以及用电话服务扬言有严重伤害等罪名而遭到起诉。
【英国】
警察走上街头 宣传勿乱报警
英国的紧急救助电话是999,经常被各种让人哭笑不得的理由打扰的英国警察不得不走上街头,教育民众何时应该报警。英国一位老妇人为阻止两只狗掐架,随手把杯子里的水倒过去,竟忘取出杯子里的假牙,为此,她还特意拨打999急救报警电话。类似的急救报警电话不胜枚举,伦敦消防队每周都会接到100个左右,例如曾经有一位司机打电话请消防员为他换轮胎,有人说手机掉到厕所里,甚至有一名女子打电话称自己的枕头上有一只蜘蛛。警察实在受不了,走上街头教育民众何时才能够打电话报警,并请他们拿起电话求救前要先想想。伦敦消防队一名高级警官表示,没有那么着急就不要拨打紧急电话。虽然消防队员们为了市民安危随时准备着,但处理微不足道的小事有可能耽误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们。
【日本】
从小教育 正确报警
每年的1月10日是日本的“110之日”,因为日本的报警电话也是110。如果确认是恶意骚扰的电话,会被判处三年以下刑罚或者50万日元以下的罚款。
在日本《保安业法》中,对报警服务业从报警监控到现场报警复核直至请求警察出警的一系列业务活动均作出了相关规定。日本报警服务业的一大特征就是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报警监控公司收到报警信号后,迅速派员赶赴现场,核实警情并采取相应措施。在未确认是真实警情之前,是不会通知警方的。
日本的报警电话可以显示对方的电话号码、拨打电话的位置,并有探知功能。警方调查数据显示,接到的报警电话中,骚扰电话和无声电话等无效报警超过2成。日本非常注重对拨打报警电话等公共服务电话常识的教育。日本的学校,有些是从幼儿园大班就开始讲解拨打报警电话的知识,一些地方政府还组织留学生等外国人学习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用简单的日语说明情况等等,但仍然有些人不知道什么情况下才应该报警。
为此,日本开设了一个警察综合咨询中心电话9110,在不是很紧急的情况下,可以拨打这个电话请求警方帮助。
【俄罗斯】
虚假报警 加倍处罚
近年来,俄罗斯虚假报警电话数量不断增加,但根据法律,只有针对恐袭的虚假报警行为才会受到严惩。
莫斯科市杜马提议对恶意向公安、消防、急救中心拨打骚扰电话及虚假报警的行为加强处罚力度,将罚款额提至五倍。此外,根据相关法案,违反规定者还须进行200小时的强制义务劳动。
【美国】
严格追查报假警者
在美国拨911谎报紧急警讯的案例各个州都很普遍。谎报紧急情况的恶作剧者往往也会把情况说得非常的危急、严重,例如有凶手持凶器抢劫等等。接到呼救报告之后,警局立即会派出特种防爆警员前往现场,并且动用救护医疗人员跟随前往。
肇事者谎报的原因往往是对警局的不满,或者是对被涉及的虚假受害人不满的报复行动。对于这种做法目前加州政府通过法案,对于谎报者严格追查,并且由谎报者承担所有紧急出动的费用。如果谎报者是未成年的儿童,其父母要承担所有的财务支出,一般估计这笔支出费用在1万美元左右。而其他州的惩罚手段则有罚款2千美元并监禁一年等,但是如果在执行这一虚假的急救过程中有人受伤,监禁期就会长达三年。
此前,美国俄亥俄州一名17岁少年因涉嫌40次拨打电话报假警被捕,他面临73项指控,其中包括40项重罪和33项轻罪。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名26岁男子因假报警被判20年监禁,这名男子是一个在线游戏的玩家,输掉游戏后,在其他玩家的怂恿下拨打了报警电话,报出一个地址,称这里发生了枪击案。警方包围了“案发现场”,28岁的受害人来开门时被警方误杀。
误报警罚款制度源于美国和加拿大两国联合组织“减少误报警协会”于1993年提出的“减少误报警计划”。在美国、加拿大联合制定的《防盗报警典型条例》中,对报警活动的参与者报警系统用户、报警监控公司、报警安装公司、警察各方的责权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
美国和加拿大通过对使用报警系统的用户实施强制登记制度,警方可以方便根据登记号对系统用户一年的误报警次数进行统计。对12个月内超过四次以上误报的用户采取罚款措施,罚款数额随着误报次数的增加而呈梯度递增,误报警达到年规定极限次数,警方一年内对其出警请求不做响应(手动紧急报警、胁迫报警除外)。在多次误报警的罚款中,用户可选择其中一次不交罚金而是参加用户培训班学习。如果警察到达现场,认定误报警是由报警安装公司的工作人员引发的,则对报警安装公司进行罚款。若是由于报警监控公司不能准确核实报警信号而引起误报警,则对报警监控公司进行罚款。
(综合自央广网、环球时报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