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法治报通讯员 陈超 杨相腾
“八一”前夕,武警上海总队一场实战化演练在申城南郊某训练基地展开。演兵场上,运兵车、突击车激扬尘土,硝烟味四起。某支队特战大队大队长汤军义介绍,以往受场地限制,实战对抗训练难以展开,如今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制约实战化训练的瓶颈得以解决。
涉战斗力再小也是大事
位于奉贤区的佳华职业技术学院是一座闲置校区。去年底,在奉贤区政府的牵头下,总队与学院签订了为期3年的租借协议。3月初,区政府组成专班现场办公,并用最快速度、最短时间接通水电,保证了训练基地及时启用。截至目前,总队已完成近万人次训练。机动二支队教导队队长吴潇说:“依托这块训练场地,平时无法完成的战术演练、自由搏击、班组战术等课目都可以随时开展。”
因为守护上海重要民生目标任务的需要,总队不少中队“蜗居”在高楼、弄堂里。执勤四支队机关和保障大队长期租用一栋大厦中间的三个楼面用于办公,被官兵称为“空中楼阁”。在黄浦区委区政府的帮助下,总队以土地产权置换的方式,将执勤四支队机关和保障大队调整到上海长乐霍尔姆斯职业学校校区,解决了无独立营区和训练场地难题。
让军人轻装上阵谋打仗
去年年初,机动二支队卫生队军医杨琦与千余名官兵,从外省移防补充到上海总队,落户后,杨琦所住的公寓房属于小产权房,孩子无法就近入学。普陀区政府经充分论证同意给总队公寓房就近学区待遇,杨琦很快为孩子办理好入学事宜。
7月20日晚,执勤一支队四中队战士殷萍训练归来接到家里电话,在总队援助律师的帮助下,家里房产被恶意抵押案件得到解决。政治工作部保卫处长梅玉彬介绍,军人家庭涉法问题是影响官兵安心军营的难题。总队与10个区的司法局建立了军人维权中心,与86个司法所、113个律师事务所和91个派出所签订了司法共建协议,为部队开展法律授课270余场次,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000余人次,帮助百余名官兵解决了家庭涉法问题。
看病就医、就业安置、入学入托等问题对部队官兵的家属亲属来说是大事。执勤一支队保障大队卫生队队长何乐介绍,长宁区为支队近千名官兵和家属就医开辟了绿色通道。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