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川
本报讯 普陀区的日湿垃圾量从6月5日的34吨,暴涨到7月29日的340吨,飙升近10倍,然而记者注意到,普陀区各小区内却并没有发现“湿垃圾积压”的现象。据悉,这一切还要归功于普陀区的湿垃圾应急处置体系建设。
面对湿垃圾量骤增的现状,今年6月份,普陀区区委、区政府快速响应,专题研究湿垃圾应急处置工作,区新时尚工作专办、区绿化市容局召开专题会议、现场调研会议11场,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定时矛盾、投放点过于分散、运力缺口大、应急暂存点存在滞留积压等现状,强调全区“一盘棋思想”,进一步完善物流系统、指挥系统、保障系统,明确“不能把湿垃圾积压在小区”的底线,建立了“1+1+4+10”的应急指挥体系(第一个“1”,区绿化市容局、区城投公司、普环公司组建湿垃圾清运应急指挥中心;第二个“1”是普环公司;“4”是指玉佳、菁美、优姆来、程胜4家社会清运企业;“10”即10个街镇协同联动),并启动为期60天的应急行动,应急周期从6月25日起至8月25日。
采访中,普陀区新时尚工作专办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应急行动期间,4家湿垃圾清运企业通过增加运力、延长作业时间,确保所有点位的湿垃圾每天至少收运一次,各街镇配合清运公司优化湿垃圾清运时间表和路线图,实现“定人、定车、定时间、定路线”管理。同时,各街镇会同物业企业适当增配干湿分类容器。物业企业及时做好小区干垃圾驳运工作,确保厢房(投放点)及周边环境保洁工作。
此外,普陀区新时尚工作专办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反复强调“要强化街镇应急周转能力”。为此,各街镇改造设立了若干“应急暂存点”,以加强现场管理和环境保洁;区绿化市容局委托普环公司统一组建湿垃圾中转运输应急队伍,使用“以桶换桶”的方式,将街镇应急暂存点的湿垃圾运输到区应急点。同时,普环公司增配密闭式压缩箱及翻桶设备,配足现场操作人员,协助湿垃圾中转运输应急队伍和湿垃圾清运企业快速卸料,并及时将湿垃圾运输到市级终端,加快卸点外送物流。
据绿化市容局统计,截至6月底,普陀区湿垃圾分出量达259.1吨/日,指标完成率78%;无“湿垃圾积压在小区”现象。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