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胡蝶飞 夏天
随着以电竞选手为原型的电视剧热播,“电竞”迅速成为热门高频词。
85名首批电竞运动员落沪见“证”;首届上海电竞周发布两大规范;网易宣布投资50亿元在沪建电竞生态园区……近来,上海全球电竞之都建设频频发力,似乎开始进入加速跑。
那么,真实的电竞选手生活是怎么样的,是否真如剧中所呈现一般?这些被誉为吃“青春饭”的选手未来如何发展?上海全球电竞之都建成之路还面临哪些瓶颈及障碍,又该如何突破?
位于静安区的灵石路因汇聚着电竞行业完整的产业链,在电竞圈有个“传说级称号”——“宇宙电竞中心”。昨日,记者走进这里,走近电竞选手、电竞企业和行业协会,感受神奇的电竞聚合效应,也试图从中寻找答案。
聚焦
电竞运动员落沪见“证”
近日,上海举行首批电竞注册运动员颁证仪式。DOTA2、炉石传说、王者荣耀等7个项目的85名选手,成为上海首批电竞注册运动员。FIFAONLINE4项目选手黄君文,就是其中之一。
沉迷网游,荒废学业?不同于大众对于电竞选手的“曲解”,1993年出生的黄君文在高考时以远超一本线的分数,从外省市考入上海理工大学,学习建筑学方面学科。毕业后,他如愿成为一名工程师。
黄君文在工作1年后,突然告诉母亲“我想成为一名电竞选手”,从事教师工作、较为传统的母亲十分惊诧,不能理解。“不反对,已经是最大的支持了。”用黄君文的话来说,包括他在内,身边大部分选手,在选择走职业道路之初,总会引起身边人不小的争议。
和许多队友一样,黄君文也是从一名资深玩家开始,渐渐在半职业比赛中崭露头角,最后通过民间选拔,被职业俱乐部(NEWBEE)选中,参加了自己的首届职业比赛。
“许多资深玩家对转型职业选手跃跃欲试。”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黄君文却坦言:这一路走得并不容易。“从娱乐转为职业,要付出大量的汗水、时间。”
“青春饭”+高强度训练
在电视剧中,电竞团队每天早上都要户外跑步锻炼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黄君文告诉记者,现实中,他们也确实被要求坚持锻炼。
“我们不是成天都坐在电脑前当‘宅男’。一定时间的训练后,我们都要去健身房锻炼,或者去户外跑步。”因为电竞比赛跟其他体育项目一样,“我们每场比赛打下来,整个人也像是洗过桑拿一样,体力消耗非常巨大。”
不仅如此,加入职业俱乐部后,电竞选手还被要求禁烟、禁酒。“这点和所有竞技体育选手的要求是一样的。”黄君文告诉记者,俱乐部要求选手们严格按照日程表训练,生活,一旦出现迟到早退等现象,均要按律处罚。
此外,作为职业选手,每一次攻防,都要求有清晰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在一些关键操作上,职业选手需要练就一手‘肌肉记忆’。譬如我从事的项目,在几个常用射门位置,我们通过高强度练习,可实现近乎下意识地‘高精度强力射门’。”而这背后是无数次高强度的反复训练、战术讲解、机制研究,无不锤炼着选手的耐心与意志。
记者了解到,目前电竞选手的职业生涯都比较短暂,大多在4-5年,而黄金年龄就是20岁左右。谈及自己退役后的规划,黄君文却暂时没有重新做回工程师的打算。
在黄君文的眼中,电竞是一项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他说:“现在电竞产业已初具规模,上下游产业链中,都有许多细分岗位,特别适合我们退役选手从事。”
现状
电竞行业迎来“黄金时代”
对电竞行业充满信心的不仅黄君文一人。不少电竞人觉得,中国电竞已迎来“黄金时代”。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在未纳入电子竞技游戏产品收入的情况下,全球电子竞技市场营收预计将达到11亿美元。全球范围内的电子竞技观众规模将超过4.5亿人次,其中核心电子竞技爱好者占到2亿人次,同比增长2820万。
日前发布的《上海电子竞技产业发展评估报告》显示,2018年上海电子竞技游戏市场收入达到146.4亿元。
“电竞在中国大陆发展10余年,可以说,现在迎来了历史最好发展阶段。”记者昨天在静安区灵石路上的上海电子竞技运动协会所在地,见到了协会副会长朱沁沁。在他看来,上海具有电竞发展的天然优势,产业链布局完整。
“上海电竞起步早,目前集中了国内80%以上的电竞公司、俱乐部和明星资源及线下商业设施。”朱沁沁介绍,上海还是全国网络节点城市之一,且国际化程度高、场馆资源多元化,具备举办各类赛事的便利性。
政策频出 深耕电竞发展“土壤”
基于这样的优势,上海较早开始布局“电竞”,并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
早在2017年12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就发布了《关于加快本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文创五十条)。
今年5月,上海又出台促进电子竞技产业健康发展20条意见,提出力争3至5年内,全面建成“全球电竞之都”。去年,上海又在全国先行先试,制定实施了《上海市电子竞技运动员注册管理办法(试行)》。而在刚刚闭幕的上海电竞周上,上海市文化与旅游局又发布了《电竞场馆建设规范》和《电竞场馆运营服务规范》,继续对行业标准化进行有益地探索。
这一切,都让行业内企业感受到上海深耕电竞的决心。
“相比其他地方,上海整个电竞营商环境竞争力明显,政策越来越细,扶持力度越来越大。”朱沁沁表示,推出电竞运动员注册制还只是开始,之后如何加强服务和保障还有一系列相关政策在研究制定。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电竞俱乐部往上海迁移,电竞的产业链也逐步在往上海转移,聚集效应将进一步扩大。
延伸
静安将办电竞大师赛 出台相关实施意见
今年11月底至12月初将举办2019电子竞技上海大师赛。
作为主办方之一,静安区已明确将上海电竞大师赛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表示将全力做好本届上海电竞大师赛的属地保障工作,同时支持相关的电竞配套活动在静安举办。
早在今年1月,静安区发布电竞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建设“灵石中国电竞中心”产业发展目标。未来,静安区将沿灵石路打造竞技产业发展轴,沿平陆路打造电竞文化体验轴,创造前沿酷炫的电竞娱乐体验,构建“90后”、“00后”娱乐“圣地”。
据静安区商务委透露,为全面贯彻落实“上海电竞20条”,静安区已经制定《静安区关于促进电竞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将于今年下半年发布。
《意见》主要通过培育完善的产业生态、构建产业集聚的空间布局、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重点项目三个方面共9条措施促进产业健康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升电竞产业能级。
瓶颈
电竞仍需进一步“正名”提升信心
这两年,电竞圈给了静安区灵石路一个“传说级称号”——“宇宙电竞中心”。从顶端的游戏研发公司,到发行、赛事、教育、直播等中间层的电竞内容公司,再到电竞场馆等渠道层,这条小马路因汇聚着电竞行业完整的产业链而得此美誉。
谈及上海电竞的聚集效应,作为最早一批入驻静安区灵石路的电竞企业,上海网映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CEO林雨新感受尤为明显。“上海具备非常适合电竞发展的营商环境,尤其静安区,已经形成电竞的聚合效应”。林雨新表示,“刚开始只有1、2家,现在,我在方圆2公里以内,可以找到有关电竞一切的资源和对应的人……”
林雨新说,作为电竞企业已经享受到了上海市的、静安区的“政策红利”。但除了“红包”支持,最关键还是要为电竞“发声”,为电竞“正名”。上海要想建成全球电竞之都,还需进一步增强行业信心。这份信心是比“红包”更重要的东西,“要保持住现有的聚集效应,让行业里的人也非常愿意来上海,觉得来上海有机会,从事的行业也被这个城市认可。”
朱沁沁也持同样观点,“相比‘红包’,很多企业更看中‘土壤’。”他说,因为对于电竞企业来说,很多问题不是用钱就能解决的,还需要依靠顶层设计。
行业仍需规范化、标准化
朱沁沁坦言,作为新兴产业,电竞行业面临着专业人才缺失、缺少原创游戏内容、赛事体系不够完善、缺乏明确的运营和管理体制等瓶颈。
“核心挑战仍是人才储备培养问题。”朱沁沁认为,电竞人才的短缺不仅体现在数量上,也体现在行业内从业者的专业技能欠缺,目前大部分从业者由游戏爱好者和电竞粉丝组成,缺少完备的电竞教育培训。“目前已尝试与高校对接,但人才缺口短期内无法解决。”
职业赛事体系也需完善。“从赛事到场馆,都需进一步建立标准和规范,形成上海标准,引领中国标准,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业生态。”上海聚集了齐备的产业链,下一步的目标,是如何对标全球,办好更专业、高端的电竞赛事。
站在企业角度,林雨新希望上海电竞行业能够更加规范和标准,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