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24小时》(第一季)
导演:张 旭 张 昱 海金星 纵红雨 麦克峰
王绮娴 杜马斯然 喻 峰 林宸西
周 凝 李泽英 赵 擎 刘宁宁
类型: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中国语言:普通话
首播:2019-05-20集数:5
单集片长:50分钟
内容简介:
本片通过记录一个城市24小时之中典型场景当中发生的典型故事,捕捉城市性格,发现城市气质,有层次有质感地展示中国城市的真实生活和面貌。《城市24小时》(第一季)共5集,每集50分钟,每集一座城市。纪录片以一天的时间作为结构线索,用纪实手法为城市速写。每个城市将选取6个主体故事及18个左右的场景故事,按时间排布,浓缩在24小时的时间里。
主要内容>>>
第一集 郑州
郑州地处中原,整个城市的外观中庸平和,镜头中主人公和他们身边的人们的生活节奏、处世态度、言语频率、着衣习俗,都显得中规中矩,最带有情绪表达的肯定词都是:“中!”但所有这些“中”所承载的是中国人数千年来形成的价值观,不是没有原则的调和主义,而是在原则之下的情与理的均衡处置。
第二集 武汉
曾经,中国只有两座“大城市”,一座是大上海,一座是大武汉。
这里,有江,有湖,有江湖,有永远分不清的武汉三镇,有热气腾腾的生活。早上7点,城市一半人口出现在街头的早点摊,武汉人的“过早”杂糅在隆重和随意之间。上午9点,62岁的武汉长江大桥公路桥上人来车往,铁路桥上列车飞驰,人们浑然不觉的是,在这新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上,大桥养护班正在上演着一场速度与激情的戏码。
第三集 深圳
深圳,是全中国最年轻的移民城市。在这个城市,有全年无休的金融人;有每天上演“抢人大战”的人才市场;还有每天中午仍在忙于工作的高新科技从业人员……它似乎始终在一路狂奔,还没来得及让人看清它的身影,又已奔向未来。
第四集 成都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成都的标签实在是太多,憨态可掬的大熊猫,休闲舒适的茶馆,数不清的川味小吃,永远排队的火锅串串……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成都,似乎一切都在变化发展,然而又有一些东西仍然保持着最初的模样。
第五集 厦门
厦门的外表是小而美的,但厦门的胸怀是大而包容的,小和大的相互关照,构成了这个城市的每一天。这里有最古老而又最文艺的菜市场;有充满浪漫气质的沙坡尾;还有厦门大学里爱看《环球时报》的敲钟大姐和网红教工老大爷。
城市是什么?
中国纪录片中心研究人员李宁认为,城市是一种文化构建,城市里的人生活在同一种文化环境中,又为这种文化环境增添自己的气味。《城市24小时》就是在探寻一个城市的文化特性。
《城市24小时》(第一季)以郑州、武汉、深圳、成都、厦门等五城的24小时作为叙事的时间维度,用客观纪实的画面展示城市风貌与城市中人的生存样态。
虽然纪录片的切入视角是“城市”空间,但主要关注的仍然是“人”,即关注城市中生活着的人,其生存状态、生存方式和文化积淀以及与城市环境的关系等。
在不到一个小时时间里,观众认识了最繁忙的火车站里的值班站长(郑州篇)、去过北京又回到家乡的民谣歌手(武汉篇)、三和人才市场里希望有更好未来的打工仔(深圳篇)、倚在海边从青年潮到老年的文艺老板(厦门篇)、每天与真正的熊孩子大熊猫斗智斗勇的网红奶妈(成都篇)……
《城市24小时》里,这样的人和样本近百个,每个人的展示时间不到五分钟。但是每个人都在这五分钟里发光发亮,因为他们出现在了最合适的时间。清晨五点的早餐铺、上午十点的打工族、临近中午的菜市场、入夜之后的创业者,是他们推动着城市向前,使“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再只是一句空谈。
城市是人的容器,也是故事的容器。
每个城市的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光怪陆离的都市奇谈。但是《城市24小时》避开了那些荒诞猎奇的素材,转而聚焦于生活化的凡人故事。这里面没有博眼球的悬念事件,全都是接地气的喜怒日常。
《城市24小时》中的平凡故事,之所以不会让观众感到枯燥,正是在于人物故事和城市环境的有机结合。这些小故事,无一不在为城市主题服务,在故事剧情里,我们看到了城市风情。观众对一座城市的好奇和疑问,答案都写在了个体故事的字里行间。
所有“故事”都是“城事”的一部分。《城市24小时》里那些碎片化的素材,拼凑成了一个城市的全貌。这是一种“无序的有序”:所有故事都在各自绽放,所有故事又都按照城市的时间和节奏次第花开。
有网友认为,《城市24小时》避开以往纪录片对城市的宏观视角,呈现出没有郑东新区的郑州、没有王家墩CBD的武汉、没有南山区粤海街道的深圳,将城市用白描手法展现出来。正如执行总导演张昱所说,该片“镜头下的城市没有面子,只有里子”。
此外,在纪录片拍摄中航拍、特写、平视全景等镜头交替穿插使用,特别是在采访中不回避手持摄影设备,让观众体会抓拍这一行进镜头中的真实感,向观众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地展现城市及居住者的真实面貌。
期待《城市24小时》将镜头对准更多的中国城市,在记录城市变迁的同时,也记录城市中的人的变化,见证社会发展留下的每一个脚印。(栎之/整理)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