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每有引人关注的社会事件、法律问题发生,律师往往能在第一时间给出提示、提供服务。我们为读者采集律师对这些身边事的法律解析,让您不用出家门就可享受“律师服务”。
据《潇湘晨报》报道,日前,江西萍乡农商银行发布一则催款通知惹来争议。通知是为催逾期未还助学贷款的,其中公布了141名大学毕业生的姓名、学校、逾期金额、住址等,逾期金额最低3.47元,最多11890.96元。
对此,有人认为借钱就该还,另有观点认为别人可能只是工作忙,一时忘记还,未必存在故意,这么搞涉嫌侵犯隐私,有点高射炮打蚊子的意味。
8月16日,记者联系萍乡农商银行负责助学贷款的工作人员,对方称催收名单发布后,不少人还了钱。
催收:
后果可能很严重
8月14日,萍乡农商银行在其公众号上发布一则“大学生助学贷款逾期”,称有一批安源、湘东大学生助学贷款逾期未还。
这则通知提示:当你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后,你再忙也别忘了帮助过你的助学贷款。你毕业后,从当年的9月1日起不再享受政府贴息政策,每年12月21日请按时交纳贷款利息,到期及时偿还贷款。
记者看到,这间银行给出重要警告:
不要因为你的大意,让“学霸”变“老赖”!
其中强调逾期后果共5种:
留下不良信用记录;影响个人信贷;违约信息保留至少5年;逾期严重,无法坐高铁、飞机;情节严重的,要承担法律责任。
还款时间为:8月15日-9月15日,方式共三种,网点、银行卡或手机自助还款。
名单:含姓名、高校、逾期金额和住址
催款通知附带一份 “截至2018年12月21日逾期学生名单”,分为两个部分,安源区82人,湘东区59人,合计141人。
名单包含学生姓名、高校名称、逾期金额和住址。
逾期金额,少的有3.47元,毕业自江西科技学院,低于10元的还有两个:9.39元、9.8元。逾期金额,最多的上万,达到11890.96元,毕业自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
记者发现,逾期金额低于1000元的最多。
他们所留住址,均为湘东区和安源区,有些具体到几单元室,疑似为家庭住址,而有些则只具体到村。
银行:
毕业生所留电话有问题
通知最后还标注:本着传递正能量的精神,请转告你们所认识的逾期学生,请他在规定时间内偿还逾期金额,尽早终止逾期次数的累计。
8月16日晚间,记者联系上萍乡农商银行一名工作人员,她是负责助学贷款工作的,称知道有发布一份催款名单,这两天已有不少毕业生着手还款。
这名工作人员解释到,很多人留的电话已变更,地址是学校的,或地址不详细,或是错误的,找不到人才通过公众号发通知。
“作为借款人,毕业后还款金额和期限,当初他们上学签署协议时,都有知道的,没如约还款,肯定是有问题的。”
她同时告诉记者,“其实大部分学生都还了,这141人是找不到的,我们跟教育局沟通,是找不到人了才会这样的,不可能会随便公开,我们只是通过这种途径去找他,他要是还了就没有关系了。”
催款方式,比如公开姓名、学校和地址,是否曾写在助学贷款协议里,这名工作人员不能确定,包括这是否已经过司法程序。
律师:
应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
对此,北京慕公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昌松表示,助学贷款的格式条款里如果有规定和明显提醒,贷款人有违约行为,哪怕只是几块钱,你的姓名、所在学校、学校地址被公开,毕竟还不是个人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和户籍地址等核心身份信息,有一定合理性。
“但如果合同主体一方以公布对方个人核心身份信息(本案不存在)方式对付违约,无论是大额违约还是小额违约,本身都涉嫌侵犯个人信息的违法乃至犯罪,是法律所禁止的。”
刘昌松律师称,银行只能通过合法方式催款,比如通过司法途径,法律没有规定几块钱就不能起诉。
即便要公布名单,也应由法院根据流程确定对方为“老赖”,进而公布失信人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地址、照片等核心信息,这没有问题。
湖南湘军麓和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洪波认为,尽管学生违约在先,银行在常规催收无效的情况下,可以提起仲裁或诉讼来维护自身权益,绝不能简单粗暴甚至采取侵犯他人权益的手段来维权。
他同时强调,即便合同中有类似条款约定允许,但贷款合同均为银行单方格式合同,该条款以侵隐私权的方式加重了相对方责任,故属于无效条款。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