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3版:大墙故事

差点被耽误的“新学期”

本文字数:1981

  □法治报记者  徐荔

新的学期就要开始了,学生们又要背上书包上学堂,家长们也要开始“陪读”生活。总有家长抱怨这是一种“痛苦”,但为了孩子的未来,他们尽心尽力。

相比起来,有些家长不但不能为孩子的成长助力,还带给孩子负面影响,比如在上海市提篮桥监狱服刑的林昌(化名)。曾经,伴随着新学期的开始,林昌和他的家人感到焦虑,他们无法帮孩子树立新的目标,甚至差一点连孩子的学费都交不起,直到监狱民警伸出援手。而且民警发现,这个新学期对林昌来说或许也是个新契机。

看到别人收到家信,他就默默走开

今年快40岁的林昌因为盗窃罪已经服刑近6年了,入狱那年他的小儿子刚刚出生,大女儿在上小学,妻子没有固定工作,一家人因为他的犯罪入狱失去了主心骨,瞬间陷入生活的低谷。尽管认罪服法,可刚入狱时,林昌的服刑态度和表现都不尽如人意。

在林昌涉及的案件中,他是“老大”,他习惯了“无拘无束”“一呼百应”的感觉。因此,在监狱服刑,林昌不适应了,自恃甚高的他服刑改造意识不强,还总是游走在违反监规纪律的边缘。此外,林昌对周围人都有着极强的戒备心,平时不愿意与其他人交流,就连民警与他谈话,他也很不“走心”,似乎没有什么能引起他的兴趣。林昌到底在想什么呢?

通过观察,民警发现,每次林昌看到其他服刑人员收到家人来信的时候,就默默走到一边,看着窗外沉思。的确,林昌入狱以来很少收到过家人的信,也没有家人来看他,难道林昌的冷漠表现与郁郁寡欢是与家人有关?

一次次围绕家人的谈话终于让林昌一点点说出了内心的纠结——他想孩子了,觉得对不起家人……“我知道女儿上学很忙,而且年纪小可能不会写信,但我真的很想他们,很想知道他们过得怎么样了。”林昌告诉民警,他被抓的时候小儿子刚出生,他都没怎么抱过他,连孩子的名字都没来得及取,现在更不知道他怎么样了,会不会叫“爸爸”。

“妻子带着他们在老家过得肯定不好。家里变成这个样子,她很怨我,我也知道是我不好,可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能为他们做什么?”林昌的自责羞愧、不知所措是许多刚入狱的服刑人员都有的。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犯罪时你没有想过家人,现在再怎么懊悔时间也倒退不了,只有真正地悔过自新,好好改造,争取早点回到家人身边,尽一个父亲、丈夫的责任才是正确选择。”民警劝慰林昌。

这一次谈话开启了林昌新的改造状态,尽管还是小问题不断,但林昌开始试着为了家人改变自己。他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从未断过。

感受温暖与期盼,他也迎来“新学期”

2017年的七八月,林昌的心情又变得低落。经过了解,民警得知林昌的女儿要念初中了,可是学费成了问题,林昌为此非常焦虑。

林昌犯了罪应当受到惩罚,可是他的孩子是无辜的,不能因为父亲的罪失去了正常就学的权利。当林昌通过监区讲评宣传得知,上海市爱心帮教基金会每一年度都会开展“爱心圆梦”助学活动,资助一部分符合受助标准的服刑人员子女就学的消息后,为了尽可能地弥补孩子,林昌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通过主管民警向监狱申请了爱心助学金,没想到很快便获得了批准。

不久后,林昌的家人收到了爱心助学金,及时缓解了孩子学费的窘况。林昌的妻子写信给监狱民警表达感谢,同时也给林昌写了一封信:“你刚入狱的时候我有多恨你,你知道吗?你让我一个人怎么面对外面的一切?在我想放弃的时候,是监狱民警让我知道你没有被放弃,你也还牵挂着我们,我想我和孩子也不应该放弃你。请你一定要好好的,不要辜负了那么多人。”

趁着暑假,林昌的妻子也带女儿千里迢迢从老家来监狱看望林昌。好不容易见到女儿,林昌却一言不发,呆呆地看着熟悉又陌生的女儿。

“爸爸你为什么不说话?”女儿问。

林昌尴尬地笑了笑,“之前准备了很多话要说,可是看到你,说不出来了……”

思念最终还是化成了说不完的言语。林昌和妻子女儿隔着玻璃,用电话诉说着关心与牵挂。

当林昌听到会见还有最后一分钟的提示音时,一下又陷入了沉默,“好像爸爸说的有点多了,我想多听听你说话呀。让我再好好看看你,爸爸对不起你……”时间到,会见结束,林昌的泪水终于忍不住落了下来。看着妻子女儿离开的背影,林昌迟迟不愿离开。

会见、助学金和妻子的信都让林昌感慨太多,“我曾经为了钱不择手段,心早就‘脏’了,可是竟然有人愿意挽救像我这样的人,还帮助我的孩子,我觉得很温暖也很愧疚。过去的我太不应该,现在的我不想让妻子失望,不想让孩子失望,更不想让警官失望。”

民警的教育与引导、家人的关心与期盼成了林昌不断改过、向善的动力。

爱心助学之外,监狱每年还会与上海市预防青少年犯罪帮教中心的专家学者合作,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教有孩子的服刑人员与孩子沟通的方法。老师教的内容,林昌都会运用到与孩子的沟通中。

不在孩子身边,但似乎没有缺席孩子的成长,林昌很欣慰。同时,他也在民警的鼓励下给自己定了“小目标”:在“新学期”里,与孩子一同进步。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大墙故事 B03 差点被耽误的“新学期” 2019-08-30 2 2019年08月3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