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报记者 陈颖婷
是什么让这里盗窃电瓶车案件的案发率骤降九成?是什么让流窜于多区交界的犯罪分子抱头鼠窜?短短几年时间,有着“小上海”之称的周浦,治安环境就迎来了全新的面貌,这一切离不开浦东公安分局周浦派出所民警们的奉献与付出。为电瓶车安装防盗芯片,依托“三区九所”联动开展执法,看似细微的改变背后,却关乎辖区内每一位市民的安全感满意度。而每一次的改变,则离不开民警们的“绞尽脑汁”和“亲力亲为”。
免费安装防盗芯片,为电瓶车“上安全锁”
骑电瓶车去菜场里买菜,付完钱转身却发现车不见了踪影。送孩子去幼儿园,走进校门没几分钟,停在门口的电瓶车已经被小偷骑回了家。遭遇这样的事,普通人心里难免闷得慌。受限于路面监控摄像头的密度,当年的周浦派出所在打击此类盗窃电瓶车案件上存在一定困难,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才能抓获犯罪嫌疑人,追缴被盗电瓶车更是困难重重。而对于许多普通上班族而言,这一辆电瓶车可能就要花去他们半个月的工资。“2014年、15年的时候,周浦派出所的安全感满意度排名都是浦东新区里靠后的。”
2015年,当地一家科技公司推出的一款搭载了射频系统的芯片引起了派出所的注意。“如果把芯片装在电瓶车上,不就可以追踪出被盗后的运动轨迹了吗?”这块芯片的出现,一下冲破了过去打击电瓶车盗窃案件时的瓶颈。
但在推广该项技术前,还有一个绕不开的问题:如何让老百姓同意安装防盗芯片。装了对车子有没有损害?电瓶寿命会不会变短?为此,派出所组织了大量的宣讲,并用凭借防盗芯片找回车辆的案例“现身说法”。
“装一块防盗芯片30元,这个钱肯定不能让老百姓出。”据周浦派出所所长沈泓介绍,在派出所的牵头下,镇政府出资为辖区市民免费安装防盗芯片,提供芯片的企业还承诺,为装了芯片但找不回来的车提供保险理赔业务。
如今,周浦派出所辖区内5万余辆电瓶车中,超过三分之二都已安装防盗芯片,现在一年下来,辖区内被偷的电瓶车数骤减,降幅超过九成。
“三区九所”联动,让“猫捉老鼠”变成“瓮中捉鳖”
虽然辖区内盗窃电瓶车案件数量锐减,但很快新的问题又再次浮现。由于防盗芯片所使用的的系统起初仅在周浦地区布局,一旦犯罪分子驾驶被盗车辆逃离辖区范围,案件侦破又将再次陷入大海捞针的困境。
“只有拉长布网的距离,才能够实现真正的全方位防控。”今年,在市公安局的牵头下,浦东、闵行、奉贤3个区的9个派出所开展了打击防范整治一体化专项行动,通过“三区九所”联动的形式,有效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在周浦地区卓有成效的电瓶车防盗芯片也被加以推广,目前已覆盖浦东15个街镇、27个派出所,奉贤金汇镇,闵行浦锦、江川街道均投入使用,一张打击盗窃电瓶车案件的大网也逐渐成型。“这下周围彻底没有盲点了。”得知所里的“先进经验”被介绍出去,沈泓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当然,“三区九所”联动并不仅仅局限于盗窃电瓶车案件,打破了地域壁垒后,在通讯、情报方面,各个派出所之间实现了互通有无,对讲机里能联系到其他分局的民警,遇到突发情况可以及时协同布控,整合起了多方资源后,“瓮中捉鳖”成为了现实,在多区警方的围追堵截下,犯罪团伙往往被连根拔起。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