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法治综合

法官入高校开展“防诈”第一课

本文字数:381

  □记者  王川

通讯员  胡明冬  摄影报道

本报讯  常见的电信诈骗有哪些“套路”?除了冒充公检法诈骗、“猜猜我是谁”、“到我办公室来一下”等常见诈骗形式之外还有哪些?新学期开学前,宝山区人民法院审监庭(研究室)副庭长、青年普法先锋队队长蒋梦娴法官来到上海大学法学院,为这群新入学的“00后”大学生们上开学第一课,该课聚焦“在校大学生如何防范诈骗”这一主题。

讲课中,蒋梦娴指出,近年来,被骗对象已经从传统老年人群体向都市白领和在校大学生群体蔓延,需格外重视。除了上述常见的诈骗形式外,大学生还应着重防范朋友圈的“绿茶女孩”、“杀猪盘”、网络刷单诈骗、“校园套路贷”等新类型诈骗。

讲座结合真实案例故事,为大学生们讲述了各种网络及电信诈骗的“套路”,教会大学生们如何识别和防范诈骗,在遇到各种疑似诈骗时该如何保护自己。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综合 A04 法官入高校开展“防诈”第一课 2019-09-03 2 2019年09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