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法治重点

730起案件非机动车近半“有责”

法官建议开设非机动车“黑名单”

本文字数:3348

外卖送餐员马路违法现象严重 本版摄影 记者 王湧

  □法治报记者  王川

非机动车发生的交通事故有多严重?近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的《2018涉非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该院2018年审结的730起涉非机动车案件中,有约一成案件造成了人员死亡,而有八成案件造成了人员伤残,可谓“非死即伤”,后果惨烈。

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到2.5亿辆。同时,近年来餐饮外卖、共享单车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仅2018年,上海外卖总单量超过6391万单,共享单车日均骑行量达115万次。伴随着非机动车,尤其是电动自行车使用率的快速增长,各类交通问题也频繁出现,由此引发的纠纷案件也呈现多发态势。

针对涉非机动车案件造成的严重后果,上海二中院法官建议完善相关保险制度,同时建立起非机动车驾驶人违法系统,开设非机动车“黑名单”,以增加违法人员的违法成本。

骑手违法骑行撞死老人

今年7月19日中午11点25分左右,“饿了么”骑手傅某驾驶电动自行车沿钦州北路由东向西行驶至桂林路东约100米处时,撞倒了正在沿人行横道线过马路的老太太。老人当即倒地不起,送医抢救后,因伤势过重死亡。据傅某交代,他当时行驶在机动车道上,因赶着去送单,看到老人后刹车已来不及……

这是近日发生的一起外卖骑手肇事致人死亡的案例,市公安局交警总队表示,许多送餐员只顾着赶时间送单,把交通法律法规抛诸脑后,闯红灯、逆向行驶、随意变道、在机动车道或人行道上骑行,这些交通违法对于不少骑手来说就像家常便饭。由这些交通违法行为造成的交通事故也呈上升趋势。

据市交警总队通报,今年上半年,本市涉及快递、外卖行业的道路交通事故总数达325起,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324人受伤。其中,“饿了么”公司发生111起,占比34.2%;“美团”公司发生109起,占比33.5%。

今年9月12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发布《2018涉非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案件审判白皮书》显示,涉非机动车纠纷案件多发,仅2018年该院就审结涉非机动车事故730件。其中,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事故的659件,占比90.27%;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发生事故的47件,占比6.44%;非机动车与行人之间发生事故的20件,占比2.74%。而在机动车交通事故案由中,案涉非机动车最多的为电动自行车,计580件,占比88.01%;其次为自行车,计50件,占比7.59%。

许多人或许以为涉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往往都是小事,其实不然。《白皮书》显示,此类事故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造成死亡比例近一成。仅从人身损害来看,上述730件事故案件中,造成人员死亡重大事故的有68件,占比9.32%;造成不同等级伤残的有609件,占比83.42%,可谓“非死即伤”,后果惨烈。

近半数非机动车在事故中“有责”

那么这些交通事故的发生究竟是谁的责任?据《白皮书》显示,730件已经审结的相关案件中,有671件案件当事人提交了公安交警部门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占比达9成以上。从责任认定来看,其中297件案件中,非机动车一方负有不同程度的责任,“有责”比例达到44.26%,约占半数。

在审理中,法官发现,部分涉非机动车交通事故与非机动车不符合标准有密切关系。今年4月15日,工信部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7761-2018)正式实施,其中明确了对电动自行车车身重量、速度、尺寸、电池、功率等方面的限制,并提出了防改装要求,增加了车速提示音等,遏制电动自行车行业“野蛮生长”。

不过记者从交警部门了解到,依然有个别非机动车主会自行改装电动自行车,擅自提高功率来载人拉货,同时也有个别“地下”车行,会批量加工生产“改装”非机动车。对此,本市交警部门近年来主动延伸职能,联合属地市场监管部门,上门查处、清理掉多个非法改装车窝点。

而除了非机动车超标因素易造成道路交通事故以外,《白皮书》还指出,无论担责几成,非机动车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都是造成涉非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案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其中较为突出的包括酒后驾驶非机动车、逆行、超速、超载等。

外卖、快递平台社会责任“欠缺”

上海二中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发现,外卖骑手侵权类案件常有发生,外卖骑手本身理应是风险的最佳控制者,但是外卖骑手因无视交通规则所产生的事故与送餐外卖企业通过配送时间、奖惩机制对外卖骑手的控制密不可分。

据该院统计,2018年审结的相关案件中,有9件当事人为外卖骑手。其中,有6件案件为骑手全责,1件为骑手主要责任,1件为骑手同等责任,1件为骑手骑行过程中不慎摔倒。该9件案件造成的后果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人员伤残。

上海二中院认为,送餐外卖企业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也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相关企业应当探索通过提高骑手准入门槛、优化抢单程序等方式减少事故风险的最佳路径,从而促进送餐外卖行业的良性发展。经济效益的提升和送餐时间的节约,不能以违反交通规则为代价。

此外,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等共享经济模式已经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处理涉及共享经济的侵权纠纷时,法官也发现共享企业存在出租不符合技术标准的非机动车从而导致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形。例如在一起涉及租用不符合标准的共享电动自行车的案件中,法院就认为涉案电动自行车的车速已经超过了相关标准,应当对损害的发生承担相应的责任。

交警

“技术+约谈”治理骑行乱象

记者从市交警总队获悉,自交通大整治向非机动车和行人延伸以来,市交警总队不断加大对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特别是在对营运性快递、外卖电动自行车骑行乱象的管控方面开展了不少尝试。

据介绍,自2018年底起,本市公安交警试点利用RFID无线射频技术开展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电子警察”执法工作,也就是在电动自行车上安装电子号牌,把RFID技术嵌入到号牌上,使其具有自动识别、传输、处理电动自行车行驶相关信息的功能,实时采集电动自行车的行驶轨迹,在执法过程中辅以道路监控设备,从而确定交通违法相关信息。

在试点工作阶段,公安交警部门在全市外环线内的重点路口、路段完成了RFID采集设备的建设安装,并为5.3万辆从事快递、外卖行业的电动自行车完成电子号牌的换发上牌工作。今年7月1日起“电子警察”开始正式执法,截至7月15日的半个月时间内,全市累计利用“电子警察”查处快递、外卖骑手各类交通违法行为5642起,其中,逆行2522起,违反禁令标志1477起,未在非机动车道行驶1403起,闯红灯240起。

7月24日,交警总队又召集28家在沪快递、外卖企业进行约谈,并介绍了深度调查机制,对企业未落实安全监管责任且造成影响的,视严重程度处以罚款、停业整顿、刑事拘留等处罚。

据悉,自2018年至今,市交警总队已对20名企业法人代表、安全负责人以涉嫌重大责任事故罪等罪名立案侦查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对8家企业处以1万元罚款,19家企业责令停业整顿,8家企业要求责令整改,43名安全管理人员处以行政罚款。

约谈会上,28家快递、外卖企业签订了骑手交通安全联合承诺,推出了十大交通安全举措,包括骑手全面使用RFID电子号牌、优化完善“上海市快递外卖骑手安全监控平台”、放宽骑手送餐时限、完善骑手交通安全奖惩机制等。

法官

建议建立驾驶人违法系统

如前文所述,涉非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中当事人存在较高的伤残、死亡率,非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通过购买保险以分散驾驶非机动车所产生的高风险。

然而法官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买保险”的情况却并不多见。一方面是非机动车驾驶人为自身购买意外保险的意识不强,目前送餐外卖行业已有不少公司为送餐骑手投保了保险,但是,非外卖送餐行业的非机动车驾驶人却很少有人购买保险。其次是涉及非机动车保险的产品较少,建议保险公司能够及时推出相关产品以满足社会需要。

同时,法官分析认为,非机动车违规载人、逆行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除驾驶人自身原因外,驾驶人违法成本较低也是重要的原因。对此,建议相关执法部门通过建立非机动车黑名单制度、落实非机动车驾驶人违规扣分制度等方式,不断建立和完善非机动车驾驶人违法系统,以制度建设推动非机动车驾驶人形成规则意识,实现对非机动车问题的有效治理。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重点 A03 730起案件非机动车近半“有责” 2019-09-16 2 2019年09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