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先任
近日,网友报料,贵州某地一中学老师提水桶在校门口给女生卸妆。视频中老师用毛巾逐一给学生擦脸卸妆,引发网友热议。涉事学校确认此前曾经在校门口给个别学生擦脸卸妆,但也表示,初中生不允许化浓妆是早就禁止的行为,此前也曾多次引导,收效不佳,才会采用这种办法。可能有些不妥,但真的是为孩子负责。(9月11日荔枝新闻)
据该校的一名教师称,当地较为偏僻,不少家长都外出打工,所以学校的留守儿童较多,缺乏父母的教育与引导,让一些学生在审美与价值观上出现偏差,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比如有一些女学生在校园里化浓妆,还在读初中的孩子就化浓妆,此风确实不可任其滋长。
《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明确要求中学生: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学校禁止学生化浓妆,不仅没有问题,还很有必要,但学校的做法却显得太简单粗暴。在校门口强制给女生卸妆,从视频可以看到,一个男老师拿着一条毛巾狠狠地挨个擦化妆女学生的脸,这更像是在公共场所进行的羞辱式示众。而多人共用一桶水、一块毛巾,也显得不干净、不卫生。
对于学校来说,为了学生成长,有责任加强管理,但学校不能以教育之名,对学生进行粗暴的干涉,就算“目的正义”也不能以牺牲“程序正义”为代价。学校在管理、教育时,要顾及学生的尊严与人格,注意方式方法,多一些人性化的管理举措,更不能倚赖于粗暴管理的“威慑力”“杀伤力”,让学校管理“越跑越偏”。
对于学校来说,不仅是管理者,同时也是服务者,学校应增强服务意识,充分尊重学生合法权益,不能一出现什么问题就管制学生、钳制学生。“强行给女生卸妆”,虽然体现了学校的良苦用心,但也暴露了学校的粗暴管理问题,让人看到学校管理“有点难看”。其实学校是否可以找女老师专门督促化浓妆的学生到卫生间限时卸妆,而不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强行卸妆?而对于学生化浓妆,更应该加强引导与教育,让学生能够意识到这种行为的不适合,能够自觉以此为羞,而不是以此为荣。
教育心切、管理心切也不能乱用“猛药”。循循善诱、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人性化管理,才应是学校管理的正途,才是教育“洗尽铅华”后的应有面目。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