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法治庭审

借“运满满”APP骗完货主骗司机

3被告因犯诈骗罪被判刑1至3年

本文字数:1077

  □记者  夏天

本报讯  手持一款可查找货物运输信息的“运满满”APP,3名被告人陈某、吴某、周某玩起了首鼠两端、吃完货主吃司机的游戏,骗取多名被害人数万元运费。近日,奉贤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依法判处3人有期徒刑1至3年、缓刑1至5年、罚金1.5万元至3万元。

据公诉机关奉贤区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陈某、吴某、周某于2018年4月至5月,单独或合伙先后7次通过“运满满APP”查找到货物运输信息后,联系被害人并谈妥运输方式为汽车运输。但3名被告人为谋取非法利益,私自将汽车运输改为运费更低的火车运输。他们在货物运输过程中,利用货物对于被害人的重要性,谎称货主预支的油卡无法使用,要求支付钱款及以言语相威胁,从而迫使货主在运输完成之前,支付运输费尾款。

最终,货主为了确保货物的安全,被迫接受火车运输的方式。其中,吴某、周某通过陈某变更火车运输方式后,迫使被害人范某、李某、刘某、王某分别支付运输费7000元、15500元、4000元、4000元;陈某迫使被害人郭某、赵某、徐某分别支付运输费5000元、5000元、5000元。

经法院审理查明,被告人陈某等人在与被害人商定汽车运输的费用及发货地、目的地后,会再用APP发布一个货运任务,将目的地改为江、浙地区的火车站。司机接单后,被告人冒充司机,将驾驶证、行驶证等微信发送给货主,授意司机向货主隐瞒承运目的地,并将被告人自己的电话作为司机电话提供给被害人。当货被运至火车站后,被告人便冒充司机,隐瞒货物去向,谎称“油卡丢失”“车故障没钱维修”“货物就在目的地附近”等,向货主催要运费。货主被迫提前支付运费。被告人骗取钱款后,通知货主自行前往火车站提货并支付运费。同时在司机运货至火车站后,被告人为逃避运费支出,向司机微信发送银行转账凭证后又取消转账,致使司机蒙受损失。

法院认为,3名被告人无视国家法制,以提供货运服务为幌子,隐瞒变更运输的真实情况,虚构承运货物已到目的地附近的事实,以收取运费为名,骗取托运人钱款。骗取钱款后,被告人既不支付运费,又不承运货物,被告人的行为不符合强迫交易罪的特征,更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构成诈骗罪。

其中,被告人陈某诈骗数额巨大;被告人吴某、周某诈骗数额较大。被告人周某到案后,有协助公安机关抓捕同案犯的立功表现,依法可以从轻处罚。到案后,被告人陈某先否认犯罪事实,后作如实供述,被告人吴某、周某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依法均可从轻处罚。各被害人及司机的经济损失已得到挽回并取得谅解,也可酌情从轻处罚,法院据此作出上述判决。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法治庭审 B07 借“运满满”APP骗完货主骗司机 2019-09-20 2 2019年09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