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已满百日,垃圾分类这一新时尚在申城日益深入人心。
垃圾分类可以说已日渐融入静安百姓日常。静安区在推进垃圾分类中还有哪些环节需要改进?如何让这一工作常态化、长效化、规范化?
日前,静安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垃圾分类“集中暗访周”活动。以不发通知、不打招呼、直奔现场的方式,查找问题,了解居民呼声,并提出建议。
1 带着问题走“一线” 足迹遍布242个小区140处单位
为了让代表们能暗访到垃圾分类工作的真实情况,静安区人大可谓做足了准备。不仅结合前期走访中收集到的问题,对照本市生活垃圾分类达标标准,拟定了详细的暗访活动内容、重点和标准,还制作了相应的暗访现场情况表。“我们就是希望能让人大代表带着标准去暗访、带着问题去查看。”静安区人大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静安区人大还加强对垃圾分类设备设施配置、投放清运和宣传引导情况等方面的调查,并要求将暗访的情况,查找的问题,代表的建议等予以梳理归纳。各街镇代表组也结合辖区特点,制定了各自的活动方式,精心组织代表参与,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集中暗访周”第一天,静安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顾云豪一行就来到住宅小区、商务楼宇、大型商场开展暗访,实地视察了阳城世家苑、静安嘉里中心、静安中华大厦垃圾分类情况,并召开座谈会。
“集中暗访周”期间,区人大常委会领导也到各自联系的街镇参加暗访。
据悉,暗访周活动得到了市、区、镇人大代表的积极响应,共有285位市、区、镇人大代表参与了此次集中暗访活动,足迹遍布辖区内242处居住小区。此外,代表们还暗访大型商场、商务楼宇、产业园区等单位,公园、医院、酒店、客运站、火车站等公共场所共计140处。
暗访人员到基层看实效,听意见,既查看生活垃圾分类设备设施配置和垃圾分类投放情况,也向小区居民、单位工作人员询问了解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开展情况。
同时,各街镇代表组组织代表开展暗访活动的形式也各具特色。有的组织代表到各自联系的选区,对居民小区、商务楼宇、医院、菜场等公共场所进行暗访,如静安寺街道、曹家渡街道、南京西路街道、芷江西路街道、彭浦镇等。
有的根据不同类型分成不同的小组开展暗访,如大宁路街道将代表分为三组参加“暗访周”活动,社区之本组重点查看大型商场、商务楼宇、产业园区等单位,发展之源组重点查看学校、医院、地铁站等公共场所,民生之基组重点查看居住小区等居民生活区域;北站街道分为民生保障组、社区管理组、城市建设组多路开展暗访。
有的组织代表集中行动,对区域薄弱环节重点查看,如宝山路街道、共和新路街道、临汾路街道等。有的采取“集中时间、分头实施”的方式,安排机关指导员陪同暗访,如石门二路街道等。
各街镇代表组通过多种形式的暗访活动,一方面让代表看到了辖区内垃圾分类的实情,一方面也让代表自身垃圾分类意识得到显著提升。
2 暗访梳理各类问题72个直面问题 及时整改
“在家中分好类,然后按照要求扔到指定位置,起初还需要志愿者提醒怎么分,如今做得多了也顺手了,成为习惯了。”“垃圾分类现在已经成为我们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暗访中有小区居民表示。
通过开展“人大代表暗访周”活动,代表们普遍反映,居住小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明显提升,许多小区宣传氛围较好,垃圾厢房分类标识清楚,定时定点投放工作正在加快推进。
一些居住小区和商务楼宇的垃圾分类工作有特色、有智慧,管理制度富有人情味,垃圾分类具有较强操作性。
尽管静安区垃圾分类工作总体进展明显,但与此同时,代表们在暗访中还是听到了一些群众呼声,也发现了问题,共梳理出72个问题。
通过暗访发现,部分小区和单位垃圾厢房建设和硬件设施配置亟待加快。“比如,有的小区没有装修垃圾、大件垃圾临时堆放点;还有部分垃圾厢房由于质量问题维修频率较高,影响居民投放。菜场的湿垃圾就地处理设备相对缺乏等。”
垃圾清运及管理工作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比如,有的垃圾厢房地沟堵塞不畅,污水溢出,未及时处置;误时投放点位的环境卫生有待进一步加强等。”
此外,垃圾分类管理还要加强监督宣传。比如,个别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不强,湿垃圾未破袋,存在垃圾混投现象等。
暗访中,代表们也了解到不少居民呼声,如夏季时节,湿垃圾的清运能否增加次数,减少异味;对志愿者要给予更多关心和鼓励,加大对志愿者事迹的宣传和评选;加强对商圈内店长和店员的培训等20余条居民呼声。
开展集中暗访活动,既是掌握情况,又是监督推动垃圾分类有效手段,各街镇代表组充分利用本次人大代表“集中暗访周”活动,发挥属地各方力量,积极推动暗访中发现的问题的整改。
比如,彭浦新村街道人大工委会同市容所负责同志现场办公,及时落实解决了共康中学不同类型垃圾桶需求不匹配等问题。
天目西路街道暗访组加强对铁路上海站的暗访,推动上海站垃圾厢房垃圾分类管理的落实。
江宁路街道暗访组对暗访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拍照和记录,能当场整改的告知物业及时整改。
据悉,街镇代表组对发现的问题高度重视,暗访活动结束后即与街镇垃圾分类工作牵头部门召开意见建议反馈会,对一些即知即改问题,已落实街道镇相关部门加快整改。
3 代表积极建言献策 部分已落实
建议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物业管理条例
针对暗访中发现的问题,静安区的人大代表们还积极建言献策。数据显示,静安区各街镇代表组共汇总提交了79条具有共性的意见建议,部分建议现已落实整改。
代表们建议要加快设施建设。政府要加快推进垃圾厢房设施改造。优化垃圾厢房设计,提高使用便捷度,加强分类垃圾桶配置和管理,满足垃圾分类投放的要求。医院、超市、百货商场、车站等公共场所增设湿垃圾桶,方便居民投放湿垃圾。
代表们还建议加大清运保洁力度,提高湿垃圾清运、湿垃圾桶清洗和消毒的频次,加快更新湿垃圾清运设备。小区垃圾厢房实施定时定点投放要结合小区实情,实行人性化和精细化管理,使垃圾分类常态化。进一步加强对误时投放点的管理。进一步加大对投放点的志愿者或者保洁人员的慰问、奖励力度,经费补贴上给予一定支持。加强对沿街商户的垃圾上门收集工作。
在加强制度建设方面,有代表建议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物业管理条例,进一步发挥物业管理企业作用。督促物业管理企业加强垃圾分类日常巡视,加强垃圾分类台账管理,做好垃圾分类清理工作。加快实施居民小区垃圾分类中的奖惩措施。
此外,代表们还从加强舆论引导方面提出建议。代表认为,社会媒体还要加大对垃圾分类宣传力度,特别是向市民公开垃圾分类的终端处理结果,让更多的市民了解垃圾去哪儿了,提高市民对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持续性。居委、物业、企业要群策群力,多出去参观交流,让垃圾分类成为大家都能主动乐为的事情。加强宣传引导,抓紧对小区外来租户的垃圾分类指导工作。
据悉,静安区人大常委会还将此次“集中暗访周”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进行进一步总结和梳理,及时反馈区相关部门,对反馈的问题和建议在之后的听取区政府关于生活垃圾全程分类管理汇报时做有关询问,从而推进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下一步,还要从强化宣传、强化机制、强化监督、强化保障等四个方面,进一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顾云豪表示,监督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方式,静安区人大常委会将继续统筹各方力量加强监督,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推动《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在静安区的依法贯彻落实。 (静安区人大常委会)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