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4版:情感档案

妈妈去世后,我慢慢接受继母

本文字数:4306

贰柒 制图

  □口述:小樱  记录:林可依

小樱的母亲因病去世一年了。还没完全从悲痛中走出来的她,却被父亲告知他打算重组新家庭。她一时之间难以接受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除了对妈妈的思念,她更恨父亲的薄情。但是,眼看着日渐衰老的父亲,她的心里又满是同情和不舍。

最后,她开始试着接受父亲的新恋情和未来的继母。虽然依然有些别扭,但是,她还是在尝试着打开自己的心扉,去理解和接纳父亲的感情……

妈妈过世不到一年,父亲就想续弦

今年元宵的晚上,我和父亲两个人一起吃饭。

看着满桌的佳肴,我却忽然感伤起来。因为我想起了妈妈,一年前,她刚刚因病离开了我们。想起以前每年的元宵,我们全家团圆,笑声连连的场景,我的心里不禁更加酸楚了。

我正出神地想着,父亲向我举起了酒杯:“小樱,元宵快乐。虽然你妈妈不在了,但我们父女俩也要好好地把日子过下去……  ”

我点点头,一仰头把酒全干了。

父亲看着我,迟疑了一下,忽然又开了口:“小樱,有件事我想和你说一下。你妈妈走了这么久了,这个家也没个女主人,我想,想再给你找个妈妈……”我惊讶地瞪着他,父亲低下了头:“我知道你还在想你妈,可是,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呀。”

那个晚上,我和父亲不欢而散。桌上的菜几乎都没有动,全被我倒进了垃圾桶。

我一个人躲在自己的卧室里,默默地流泪。我没想到,在我眼里一直老实憨厚,对妈妈言听计从、嘘寒问暖的父亲,在妈妈去世后不久,竟然这么快就想再婚了。我不由得想起妈妈生前曾经对我说过的那句话:“男人都是喜新厌旧的。”以前我还觉得妈妈的想法太偏激,但是现在我才发现自己的单纯和幼稚。

在我的心中,一直都觉得我父母是典型的女强男弱的组合。虽然他们两个都是大学毕业生,父亲还是重点大学毕业的,可是不管在外面还是家里,父亲的地位显然都远远不及妈妈。妈妈大学读的是师范,专业也是不热门的副科,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一所普通中学。虽然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妈妈是抓了一手烂牌,但生性好强的她,并不甘心就这样荒废了自己。

靠着自己的努力,她毕业没两年就担任了高三毕业班的班主任。因为学校地处老棚户区的关系,班里的学生生源差、底子薄、成绩普遍不好,就连家长都从来不敢想自己的孩子能考上大学。

为了这届学生,妈妈真的是操碎了心。她那时还没结婚,就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学生身上。每天都在学校呆到很晚,陪着学生补课,还要不时地去学生家里家访,要求父母一起配合学生的学习。同时,她还要像个知心姐姐一样,关心学生的所思所想。整整三年的时间,妈妈都几乎没有过一个完整的休息日。就这样,高考的时候,他们班的学生硬是达到了30%的大学升学率。这在学校的历史上也是从来没有过的。

一时间,各种各样的荣誉都朝着妈妈砸过来。年轻的她,也很快被提为学校的教导主任。

在家里,都是妈妈说了算

虽然事业上取得了成功,但是妈妈的个人感情生活却败得一塌糊涂。

之前妈妈有一个相恋多年的男友,两个人也算得上是青梅竹马。但就因为妈妈把精力全部放在了工作上,没有时间陪男友,最后男友提出了分手。

父亲和妈妈是相亲认识的。那时,妈妈是个大龄女青年了。也许是因为年纪大了,妈妈和父亲认识了不到一年便结了婚。后来,妈妈和我谈起她和父亲的婚姻时,也曾向我坦陈,她对父亲谈不上有多爱,只是觉得他为人老实,再加上各方面条件也还不错,所以就选择了父亲作为自己的终身伴侣。和感情相比,还是现实的因素占了很大的比重。

我完全理解妈妈。确实,作为一个学机械出身的理工男,父亲是不懂得浪漫的。对感情要求颇高的妈妈来说,父亲也许并不符合她的理想。也正因为如此,在家里一直都是妈妈说了算,而父亲只有唯唯诺诺点头的份。

不过父亲自己倒好像也不甚在意,在我眼里,他一直就是个无欲无求的人。虽然他是重点大学毕业的,但在单位里他一直都做着最普通的技术工作,而且任劳任怨,从没想过要争取个一官半职。而妈妈的人生却一直都是开挂的,在教导主任的岗位上没几年,她又靠着敢打敢拼做到了校级领导。妈妈曾不止一次地对我说,要不是后来有了我,她把更多的重心放在了我的身上,也许她后来的事业前途还会更广阔。

我相信妈妈说的话。从小,我就感觉妈妈很强,做事干脆利落、风风火火,很有女强人的味道。在我的教育上,妈妈也从来都是把我往独立自强的路子上培养的。从小,妈妈就给我打扮得很中性化,我摔倒了、弄疼了,妈妈也都是让我自己起来,她最讨厌我哭哭啼啼,也最讨厌女生撒娇卖萌。

在我们家里,妈妈就是说一不二的存在。虽然,有时候我也会觉得妈妈做得有些过火。

我还记得上幼儿园时,有一次,忘了是为了什么事情,妈妈和奶奶吵架了。当时,因为条件所限,我们是和家里的老人住在一起的。当时妈妈的火气很大,和奶奶说话的声音也很大,奶奶生气了,就随手推了妈妈一下。这下可不得了,妈妈抱起我就回了娘家,还和外婆说,她再也过不了这种受气的日子了。她要和父亲离婚。

那时候我还小,不能分辨妈妈说的究竟是气话还是心里话。所以我很是慌张。我怕爸爸妈妈真的离婚了,那我就没有一个完整的家了。后来父亲来了好几次,对妈妈又是赔礼又是道歉,低声下气地求妈妈回家。可是妈妈就是不理他,当父亲想过来抱抱我时,她更是狠狠地一把推开了他。说心里话,那时的我觉得妈妈很可怕,同时也觉得父亲很可怜。只是我并没意识到,其实妈妈的举动对当时年幼的我而言也是一种伤害。

最后,还是外公外婆出面打圆场,妈妈才勉强同意带着我回家了。但那以后,我发现父亲看到妈妈更害怕了,总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

父亲想要的是个伴儿

妈妈曾有个非常优秀的学生,性格温和,能力也很强。妈妈当年非常喜欢她,即使她毕业以后也一直和她保持着联系。后来她结婚了,但没过多久,我却从妈妈那里听到了她去世的消息。直到多年以后妈妈才告诉我,那个女生是因为产后大出血去世的。我大吃一惊,她说那个女生的丈夫没过多久就再婚了。“你看,男人就是这样喜新厌旧,换起老婆来一个比一个快。”妈妈还说,最苦的就是女生的女儿,出生没多久就没了妈。

那时,我还觉得妈妈的想法太偏激了。可是现在,处在同样的境地,我却感觉妈妈说得一点没错,男人变起心来太快了。

我和父亲冷战了近一个月。他一直小心翼翼地想要和我套近乎,对我嘘寒问暖,每天还做了我爱吃的菜来哄我,但在我眼里他的这些讨好行为全都是为了他自己自私的目的。他不过就是想把继母迎娶进门。等到那个时候,他们成了一家人,他的眼里还会有我这个女儿吗?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同意继母进门。

但不久后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我动摇了。那天晚上,因为公司新接了一个项目,我不得不留在公司加班。九点多的时候,我突然接到爸爸的电话,他和我说感觉胸闷,身体不舒服。虽然这些日子一直和他冷战,但是听到他这么一说,我还是有些紧张。但一时半会儿我又赶不回去,我只能让他自己叫辆出租车赶紧去医院看急诊。虽然做了安排,但我心里却依然紧张不已。我担心,怕他一个人应付不过来,又怕他真的有什么要命的急病,毕竟,现在猝死的案例实在太多了。急急忙忙地做完手头的活,我便往医院赶。一路上,我不停地默默祈祷着,希望父亲不会有什么事。

等我赶到医院时,我看到父亲正默默坐在急诊的走廊里。一个人呆呆地看着前方,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我心里一惊,难道父亲真的得了大病?我急步走上去,看到我,父亲的神色有些黯然。他告诉我,刚做了检查,心脏并没查出什么大毛病,但是血糖却很高,医生说他患上了糖尿病。我一下愣住了。一向身体健康的父亲怎么会得这个病呢?我一边安慰着他,一边心里却充满了懊丧。是我平时对父亲关心太少了,毕竟,他也是60岁的人了。

那几天,我的心情非常不好。其实我真的很想请几天假,在家陪陪情绪低落的父亲。可是,我也知道公司现在的状况是绝对不会准假的。一想到父亲那天晚上在医院的模样,我的心里就特别特别难受。直到这时,我才发现原来我真的不能代替妈妈的位置。我每天要上班要工作,休息天也有自己的生活,和闺蜜逛街、购物,参加朋友聚会,我不可能时刻陪伴在父亲身边,陪他说话,给他解闷。而且终有一天,我会拥有自己的小家,自己的丈夫、孩子,那时我就更没有时间陪伴父亲了。而父亲却在渐渐老去,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他最需要的,就是一个能陪他的伴儿。

父亲在她身上找到了在妈妈身上得不到的东西

想了很久,那天难得下班早回家和父亲一起吃了一顿晚饭。饭桌上,我终于对父亲说出了那句话:“爸爸,如果你想再找一个就找吧。”父亲一下愣住了,也许是因为太激动,过了半天他才反应过来,一边点头,一边微微地红了眼眶。

不久后,我就见到了父亲给我找的“后妈”。出乎我意料,这个后妈装扮朴素,人也非常老实本分,完全不是我想象中的狐狸精形象。通过父亲介绍,我才知道她原来是父亲的老同事,多年前就因丈夫婚内出轨离婚了。

说实话,她性格温柔,态度亲切,并不让我觉得反感,可是,一想到她即将成为我的继母,我的心里又对她排斥起来。

眼不见为净,唯一的办法就是躲开她。可是,我很快发现即便我躲开了见她,却也躲不开她留下的种种痕迹。

家里的阳台上不知什么时候起多了几盆仙人掌,父亲说那是她拿来的,据说对治疗糖尿病有作用,我虽然嘴里嘲笑着这种所谓偏方的不科学,但上网偷偷一查,还真有科学依据;厨房的柜子上也放满了瓶瓶罐罐,自己腌的泡菜、酸豆角、萝卜片……父亲说那是她特为我做的,因为听父亲说我爱吃这些。还有冰箱里隔三岔五出现的那些自己做的馒头、面条,父亲说她说自己做的比外面买的健康……

虽然我还是不能接受她,但我不得不承认她的手艺确实不错,是一个适合居家过日子的女人。虽然她比不上妈妈在事业上的成就,但是她确实会关心、照顾人,我看到父亲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多,血糖指标也控制得很好。好几次,我发现父亲一个人在阳台上一边打理仙人掌,一边轻轻地哼着歌。这在以前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知道,父亲和她在一起是真正的快乐,这是他以前在妈妈身上得不到的东西。

每次看到父亲这种模样,我总是莫名的有些心疼,他的余生已经不多了,让他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也许才是对他最好的爱。既然如此,就让他和他想要的人在一起,而我,就学着慢慢接受吧……

手记

要真正理解父母的需要

小樱的心情,作为旁观者也很能理解。没有哪个孩子,在自己的母亲去世后,愿意迎接一个新的妈妈闯进自己的生活。继母的身上,也被贴上了各种贬义的标签:自私、阴险、狠毒……

但凭心而论,真的人品恶劣的也只是极少数。更多的则是大家的臆想。

斯人已逝,就像小樱的父亲说的,活着的人还是要继续生活的。尤其当一个人逐渐步入老年,很多事情都力不从心时,也许他需要的只是一个伴儿,作为子女,要理解老人的这种情感需求。能让父母真正地发自内心的快乐,远比其他的物质上的“孝”更重要。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情感档案 B04 妈妈去世后,我慢慢接受继母 2019-10-16 2 2019年10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