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6版:读者呼声

一家之“盐”

教师批小学停课迎检不该是问题

本文字数:1032

  □何勇

近日,一篇名为《一群正被毁掉的乡村孩子》的文章引发关注。文章质疑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砂坝镇桃子溪村小学频繁迎检,耽误课程。10月16日凌晨,文章作者告诉记者,其是当事小学的一名语文老师,文章里描述的都是事实。对此,永顺县教体局办公室一工作人员称,目前已有具体工作人员负责此事,正在调查中。(10月16日新京报网)

乡村小学普通教师在网上发文章批评所在小学为了频繁迎接各种检查,已经耽误了正常教学,引起社会关注,当地县教育局却要求批评小学停课迎检教师在深夜冒雨乘车一个多小时进城汇报情况。很明显,当地县教育局的这种处理方式,给人的感觉不是真的要了解小学停课迎检的真实情况,而是一种危机公关处理手段,也是不少地方政府部门应对舆情的惯用办法。

道理很简单,乡村小学有没有频繁迎接检查,作为县教育局理所应当一清二楚。如果对辖区内小学迎检情况一无所知,只能说明教育局存在严重失职。而且,小学为了频繁迎接检查,是不是已经到了停课、耽误课程的程度,县教育局真要想了解真实情况,应当是县教育局立即抽调精干力量成立工作组直接进驻学校进行走访调查,而不是要求批评小学停课迎接的教师连夜到县教育局说明情况。退一步说,即使要求学校安排人去县教育局汇报情况,完全可以也应该是让当事小学校长、所在中心校校长进城汇报情况,根本没有必要让发表批评小学停课迎检的教师进城汇报情况。

教师负担过重,教师需要将大量时间、精力用于与教学无关工作上的情况并不罕见。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强调,要下大力气为教师减负,要把教师从表格中解脱出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在今年2月1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19年,将清理与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无关活动,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今年8月,教育部在对人大代表“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的答复时表示,目前,教育部正在研究制定制度性文件,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创设清静的教书育人环境。

这次湖南发生的教师发文直接批评小学停课迎检事件,无疑提醒和警示教育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抓紧出台给教师减负的文件,制定教师工作清单,切实把教师从与教学无关的考评、检查工作中解脱出来,让教师把一门心思花在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上。再者,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当好教师的“娘家人”,切实保护好学校和教师的合法权益,遇到舆情和教师的批评,应当要切实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提出问题的教师。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分享到微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法治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上海报业集团主管主办 上海法治报社出版
地址 : 徐汇区小木桥路268弄1-2号
新闻热线 : 021-64179999
杭州前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服务支持
上海法治报
微信公众号
“法治新闻眼”
视频号
上海法治报读者呼声 B06 教师批小学停课迎检不该是问题 2019-10-22 2 2019年10月2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