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夏伯坤 记录:一帆
看了夏伯坤和自己的孙子聪聪一老一小相伴19年、相依为命的故事,我们既心酸又欣慰,的确,若是家庭中有残疾智障的后代,做长辈是非常痛苦的,他们心理遭受的痛苦更是常人无法理解。因为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如果没有希望了,整个家庭的日子可想而知,没有前途与光明。但夏老无疑做出了榜样,日复一日用无私的爱和乐观积极的状态去鼓励和训练聪聪。
我退休后又有了新“工作”
我和小聪聪已经相依为命19年了,我带他时这小家伙才4岁多,那年我是61岁,正好从上海宝山区那家单位退休。从忙忙碌碌的工作岗位上过渡到天天在家没有事做的大闲人一个,那种落差正难以适应。且我老伴在我58岁时由于罹患癌症去世了,虽说她过世了3年,但那种失去亲人的心理创伤不是短时间就能够抹平的。
小聪聪的到来正好弥补了我的寂寞和无聊。他是我的亲孙子,大名叫夏瑞聪,由于小敏生产时时间过长,导致小聪聪生下来时就大脑缺氧,成了脑瘫儿。其实他小时候很可爱,白白胖胖的,但比同龄孩子发育迟缓,3个月时还不会笑,手脚极度不灵活和不协调,语言发育很慢,送到我这儿抚养时还不太会说话,嘴角常流口水,常常傻笑,尤为严重的是他到了4岁还不会走路。
但我一点也不嫌弃他,只有痛心和怜惜,毕竟他是我的亲孙子呀!其实辉军他们两口子把聪聪送我这儿养也是和我打招呼的,一是看我一个人退休了怪寂寞的,正好带一带亲孙子,也好享享天伦之乐;二是他俩都要上班,没时间天天在家看护他,其实聪聪已经过了入托的年龄,但辖区的幼儿园却执意不收,说他是特殊的孩子,他们实在没人手专门看他;三是按照政策,他俩可以再要一个孩子的,当时小敏已经有了三个多月身孕,两人精力有限,所以聪聪只好由我这个爷爷来抚养了。我和他俩的房子离得很近,步行也就20多分钟,而他俩有私家车,平时一有什么意外状况发生也好赶过来。
于是,我们爷俩就一天24个小时“腻”在了一起,相依为命。随着聪聪一天天长大,我们三个人又急又愁:担心他腿部萎缩,以后他如果这样一直不会走路,行动不便,那长大了该怎么办呀?因此我一有空就逼他走路,他当时的小脚已经有些变形了,腿部肌肉一点力气也没有,根本支撑不了他走路的力量。我就手把手鼓励他尝试着走。
聪聪终于学会了走路
刚开头他很排斥,哭着闹着就是腿不肯落地。在我不厌其烦的教导下,变得懂事的聪聪一边搀着我的手,一边终于颤颤巍巍地迈开了他人生的第一步。
我当时激动得老泪纵横,当时年幼懵懂的他看到我流泪的样子,一下子慌了神,连忙扑到我怀里,用他那稚嫩的小手胡乱地擦着我的脸,断断续续地叫着:爷……爷,不……哭!
我心如刀割,又欣慰不已。痛苦是由于世上有那么多的健康宝宝,为何我的孙子是脑瘫儿?令人安慰的是聪聪还是很懂事的。
有了聪聪的这第一步,我以后训练得更起劲了,他也似乎把行走训练当成了我们爷俩之间日常的一项很有趣的游戏。在行走训练过程中,聪聪从不喊苦和累,即使他有时已经很累了,但看我没有喊停,他仍然乖乖地听我的命令。后来,他不用我搀扶就能独立行走了,尽管他右腿跛得厉害,走路歪歪扭扭,但进步还是显而易见的。
不过问题又来了,聪聪能独立行走了,但隐藏的危险也接踵而至。因为他跌跌撞撞地走得一点也不稳,随时有跌在地上摔倒的可能,我这时一刻都不敢放松,生怕一不小心他撞到屋里家具的边边角角。为此我还特意把家里家具的尖锐边角都用软布细心地包起来,以免危险。后来,为了协助他更安全地行走,我又在网上买来了帮助行动不便群体的一部行走助行器。
很快我俩共同生活了两年,聪聪6岁多了,也到了上小学的年龄。辉军和小敏生的第二个孩子也已经两岁多了,是一个女孩,也就是我的孙女。
经过我日复一日的训练,聪聪走路走得越发熟练了,但他毕竟跟正常孩子不一样,走不了太长时间。因为他的右脚往内侧翻转得很厉害,吃不上力,而且双脚会不受自己控制地痉挛和颤动。
我陪伴他读完了小学和初中
聪聪如果上不了小学,天天窝在家里,文化知识什么都不懂,这辈子那就真成废物了,还是要他上学! 当年九月,家附近的一所残障学校录用了他,聪聪终于高高兴兴地穿着崭新的衣服,背着新买的书包上学去了。
我在他上学前一周时间里一遍遍灌输着他在学校可能遇到的大情小事,并不断地鼓励他,要与人为善,有礼貌,这样他会交到很多朋友,很开心的,还要听老师们的话。在我不断地叮嘱下,他也听进去了。
他上学的第一天我坐立不安,一颗心在煎熬中度过,一会儿担心他在学校的安全,一会又担心他在课堂上不听老师的话,过一会儿又怕他和同学们打架……总之是关心则乱,吃完中午饭我在家实在呆不住了,早早来到他学校门口等着他放学。保安室的保安看我在大门外面来回地走来走去,一副坐立不安的样子,还好心地建议说一年级新生还有2个小时放学呢,您老还是回家歇息吧,过一个多小时再来!但我担心聪聪执意不肯,这位好心的保安还特意让我坐到保安室里等。当天放学时看到兴奋的聪聪平安无恙地从班级里出来,我终于放下心来了,一天里长时间悬在心口的大石总算放下落地。
就这样,聪聪在这所残障学校小学上了5年,初中上了4年,总共9个年头。那些年里,在来往我家和他学校之间的公车里经常可以看见我们爷孙俩的身影。
在聪聪升初中后,辉军和小敏找我商量把他接回去住,毕竟是他俩亲生的,也很想念他。但我不大同意,因为他俩还要带我那个小孙女,而他家只是两室一厅,住的地方有限,两口子精力也有限,何况一直以来聪聪都是和我居住,换个新地方他能习惯吗?另外,我也是私心作祟:自己也舍不得和聪聪分离。不过,在小敏的执意坚持下,他俩还是把聪聪带到家去住了,并跟我约定先住一周试试,如果聪聪后来慢慢习惯了跟自己的父母住,就不回我这儿来了,如果他抵触得很厉害,还是回来。当天晚上,聪聪在我依依不舍的眼神中兴高采烈地跟他俩上车回家了。因为我们不敢告诉他实情,只推说带他到家里玩,爷爷累了就不去了。
聪聪“跑路”还是回到了我身边
聪聪走后,我倍感孤单,干什么都无精打采。说实话,他在家里时我得样样操心,自己身体累但心不累,但他走了后,我身体和心都空落落的。而且他这样的孩子比正常的孩子敏感脆弱一些,我更担心他是否习惯在自己家住?这种情况持续了三天,第四天聪聪满脸委屈地出现在我面前,一见到我就抽泣地扑到我怀里,断断续续苦喊着:爷爷……坏,不……要聪聪了!我心酸的同时也觉得欣慰。
当时我就给辉军打了电话,他在电话那头明显松了口气,原来他接完聪聪和他妹妹后,就出去买菜了,结果回家不见了聪聪,正着急呢!辉军并把聪聪这三天的表现告诉了我,聪聪第一天晚上就大闹特闹,执意要回到我家住,这三天辉军和小敏好说歹说也劝不了他,于是,辉军和小敏当天商量了一下,一致决定聪聪还是回我那儿去住,保持原样吧!
就这样,我们一老一少散步的身影又成了小区里的一道不变的风景。此后,在我的鼓励下,聪聪终于念完了初中。读完初中聪聪已经15岁了,上学的路基本上堵死了,今后他将何去何从呢?!在上海走上工作岗位的智障孩子是有一些的,但只有轻度智障的孩子能参与工作,中重度智障的孩子只能呆在家里由政府补贴。
聪聪虽然是中重度智障的孩子,但不等于他就是废物,在以后的日子里混吃等死。我和他父母商量了一下,达成了共识:多给他参加一些职业技能培训,一来让他能经常跟社会接触,不至于跟社会脱节,二来让他多一些职业技能,于是,我们给他日程排得满满的,这几年来陆续给他报了烹饪、点心烘焙和熟食制作、手工作坊、绘画摄影等等。
现在,聪聪仍然是我的小“跟屁虫”,我走哪儿他就到哪儿,那些住了几十年的老邻居,聊起我家的事,都感叹地说:“这19年来老夏对聪聪的好,我们都看在眼里,他真是不容易呀!”我今年正好80了,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聪聪也已经23岁,长大成人了,我现在的心愿就是以后他能真正融入社会﹐像正常人一样有尊严地生活着!但我还能照顾他几年呢?一想到这一点,我睡不好、吃不香,假如自己过世之后聪聪怎么办?即使到那时他有自己的父母照顾,但没我照顾他能习惯吗?
手记
“雨人”更需要暖阳
有个美国好莱坞1988年年底上映的老片《雨人》,讲述的是由汤姆·克鲁斯饰演的弟弟查理和他患自闭症的哥哥雷蒙(由著名影星达斯汀·霍夫曼扮演)之间发生的的故事,影片中,查理发现父亲将遗产留给了雷蒙,便想骗取这笔财富,并计划利用雷蒙超强的记忆力去赌博赚钱。但在此过程中,血缘的亲情打破了原有的疏离,真挚动人的手足之情取代了查理原先只求一己利益的私心。
影片一上映便好评如潮,接连获第6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等四个奖项、以及金球奖、金熊奖等多个大奖。
这部影片对于亲情的魅力诠释是十分细腻而又震撼人心的,当片子到了最后,面对即将来临的离别,弟弟坦白出心中的不舍,憨憨傻傻的雨人竟然主动让两人的额头相贴,两人心灵的沟通在一刹那间迸发。
哥哥雷蒙是个不幸的孩子,先天的智力障碍没有使他得到更多的呵护。然而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当上帝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往往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就像患有先天弱智的武汉舟舟,尽管从小因为弱智受尽歧视和白眼,但后来成了舞台上光彩夺目的“指挥舞者”!
就像本故事中的小主人公聪聪,尽管他是个脑瘫儿,有着天生智力缺陷,语言发展迟缓,不会人际交往等先天缺陷,但他从小就很懂事,由于长期和爷爷夏伯坤相依为命,更是爷爷的开心果和精神寄托。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