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颖婷 王川 季张颖
本报讯 昨天,一场特殊的员工入职仪式在第二届进博会1.1馆迪卡侬展台举行。与普通员工不同,这两名新入职的员工都有着一张液晶屏的“脸蛋”,一身钢铁皮肤。没错,他们就是全球第一台RFID自动盘点机器人“迪宝”。而他们的“出生”也与首届进博会有着不解之缘。
记者同时了解到,今年11月15日前,迪卡侬将在上海全市23家商场使用“迪宝”机器人。预计2020年,该机器人将投入到中国200多家商场使用。
在现场,迪卡侬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讲述了“迪宝”与进博会的奇妙故事。据他介绍,迪卡侬很早之前就开始探索传统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也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专业的技术合作伙伴。
2018年,迪卡侬以参观者的身份来参加首届进博会,正是在这里,迪卡侬结识了一家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公司,其后仅用三周时间,双方就确定了要合作开发中国首台参与商业决策的新零售机器人——“迪宝”,该机器人融合了迪卡侬法国、美国、西班牙、德国、新加坡、中国等多个国家的设计与技术,历经4个月研究作业,6个月开发测试和不断调整、改进完善,最终赶在今年11月的第二届进博会上亮相。
记者了解到,尝到了首届进博会甜头的迪卡侬,今年作为参展商入驻了进博会,两个“迪宝”也首次亮相进博会。“迪宝与进博有着不解之缘,我们希望将它的全球首发献给进博会,献给中国。未来它将立足零售,服务全球。”该负责人说。
据介绍,“迪宝”机器人是迪卡侬针对传统零售运营痛点定制开发的新零售场景多功能机器人。它通过搭载RFID射频识别技术覆盖,可实时盘点全品类产品库存,准确率高达99.2%,无需人工输入可直接上传更新数据,并通过AI与系统对接,完成对库存的管理和对商业销售引发的库存应对进行预测分析。
“过去,为了达到高品质的产品库存管理,迪卡侬每年在人工盘点上消耗145236小时,准确率平均在86%-90%之间。现在,一家4000平方米的商场,“迪宝”只需要1.5小时就可以完成全部盘点。”迪卡侬新零售机器人设计主管史月暖介绍道。
“迪宝”的诞生,成功解决了盘点人力成本高、人工准确率不高、数据无法直传、线上线下内外部库存无法统一管理等问题,为实体零售行业带来创新型解决方案。迪宝机器人目前已实现参与零售商日常工作,极具市场价值。
未来,“迪宝”机器人还可以与顾客聊天互动,人性化引导购物,支持自助收银等,不断加码前端新零售体验功能的升级。
而上海则成为了“迪宝”机器人全球第一个落地应用的城市。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