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胡蝶飞
本报讯 昨天上午,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与虹口区人民检察院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对2016-2019年上海检察机关办理的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进行系统梳理。记者从会上获悉,近4年来,涉及侵犯本土“老品牌”知识产权的刑事案件呈上升趋势。上海检察机关专门建构检企互通机制,为上海“老品牌”发展保驾护航。
会上披露,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本市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涉及侵犯“老品牌”案件共计55件104人。历年案件受理数和涉案人数均在持续增长,2018年侵犯“老品牌”案件已同比增长61.54%,人数同比增长125%。
侵犯本土“老品牌”知识产权的刑事案件高发于工业用品、食药品、日用品行业,以自然人犯罪为主,单位犯罪有所增长,认罪认罚从宽适用率呈逐年增长趋势,2019年已达到62.5%,案件均获有罪判决。
据介绍,上述55件案件呈现出侵权罪名集中,犯罪主体特点鲜明,“家族式”犯罪形态常见;跨地区侵权模式为主,单环节犯罪向全链条犯罪转化;“老品牌”缺乏司法维权意识等特点。
上海检察机关采取了多项措施。如以检察官办公室为载体,构建检企互通机制,基层院加强调查研究,听取“老品牌”企业的法治需求,并通过在辖区重要科创、创业园区设立检察官办公室,为区内“老品牌”企业提供法制宣传、法律咨询服务等检察服务等,将司法保护延伸至企业生存发展最前沿。
此外,检察机关还依托专业化团队,严厉打击侵犯“老品牌”知识产权犯罪;推动实质性参与诉讼,合理赔偿机制助品牌挽损,坚持打击侵犯“老品牌”犯罪与帮助企业挽损并重。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