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季张颖
本报讯 昨天,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工作推进会召开,会上正式开通了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自2018年上海成为国家公共数据开放5个试点城市之一以来,截至目前已面向社会累计开放2100项公共数据集,计划年内开放总量达4000项。
2012年,上海在全国率先探索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开通了全国首个政府数据服务网站。市大数据中心依托大数据资源平台,正在建设全新公共数据开放平台载体。
制度设计层面,今年10月,上海颁布生效了《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暂行办法》,成为国内首部专门针对公共数据开放的地方政府规章,对开放流程、平台建设、安全保障等内容进行了细化规定,并首次明确将水务、电力、燃气、通信、公共交通等领域的公共数据纳入开放覆盖范围。
下一步,上海将重点从完善工作机制,提高数据管理能力;抓住重点项目,打造数据应用标杆;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完善保障制度;培育产业生态,引领高端产业发展等4个方面进一步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工作,力争在普惠金融、医疗健康、交通出行、文化旅游4个领域率先形成标杆应用。
目前,由市金融办牵头,市经信委、市大数据中心配合的普惠金融试点项目,已经面向4家试点银行开放了8个部门的412项数据,助力公共信用良好的小微企业开展融资借贷。
下一步,市经信委将配合相关部门共同策划、对接需求,打造一批数据开放应用标杆。在医疗健康领域,将推动开放医疗机构、行业监管数据,引导开放电子病历、医疗放射等数据,助力互联网医院、人工智能疾病诊断等应用场景;在交通出行领域,开放一批实时公交、轨交位置、道路施工养护、公共泊位、充电桩使用情况数据,助力交通导航、自动驾驶等行业应用;在文化旅游领域,开放一批景区客流、文化场馆、演出展览、行业监管数据,助力各类文旅服务应用等等。
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首页


放大
上一版